優秀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在培養閱讀能力、形成良好語感的同時,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并構建起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因此,中小學圖書館建設必不可少。
截至去年,我市中小學圖書館(室)覆蓋率達99.5%,生均藏書量31冊。然而,全市仍有4所中小學未建圖書室。那么,這些學校建設圖書室面臨著怎樣的困難?近日,記者采訪了其中三所學校的負責人。
經費緊張,圖書室建設停滯
一直以來,溫嶺市大溪鎮潘岙民工子弟小學副校長雷彥宏就有個愿望,想給學生們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圖書室,讓他們能有課外書可讀。
在這里上學的,都是在當地打工的外來民工子弟。“學校生源隨周邊工廠的興衰而變化,流動性較大。”雷彥宏說,上學期全校共有學生604人,今年開學后人數可能有所減少,“不少家長不在這里工作了,小孩自然要轉學。”
該校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共有30個教室,是溫嶺辦學規范、場地最大的民工子弟學校。但正是這樣的原因,讓學校經費變得緊張,圖書館的建設也因此停滯。“目前,學校藏書只有2000余冊,除了學校采購來的一部分,其余都是社會力量捐助的。”雷彥宏說,前期購置的書柜基本閑置著,面臨無書可擺的困境。
“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百科知識、人文名著等課外讀物,都是我們目前緊缺的。”雷彥宏說,因為書少,學生借閱圖書暫由班主任代借。“圖書室建起來后,我們計劃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再辦理借書證,由學生直接來借閱。”
場地限制圖書室建設
玉環縣育民民工子弟學校的圖書室建設也遭遇了困境。“學校前身是一所職高,原有圖書室的藏書只適合高中學生,鮮有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書籍。”校長孫永金說,限制圖書室建設的主要原因在于場地問題。
據悉,該校由小學與初中組成,共有學生1500多名。“學生多了后,教室就極盡其用,一些書籍也被放置在了辦公室,以致沒有固定地點供學生借閱圖書。”孫永金說,其實學校還有一幢廢棄教學樓,只是再利用的話要花不少精力進行改建,“說到底還是資金的限制。”
孫永金表示,倘若課外藏書達到了一定數量,學校將會重新考慮場地問題,“不管怎樣,我們都想為學生建個圖書室。”
校區在臺州一中內的臺州市椒江藝術學校也沒有專門的圖書室。“我們的情況相對比較特殊。”椒江藝校副校長張巧紅介紹,臺州一中有著相當規模的藏書量,圖書館建設比較完善,“我們秉著‘設施共用’理念,來滿足學生的借閱需求。”
“學校每個年級限招兩個班級,由于一部分教學以藝術為主,偏重于實踐,圖書知識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建設自己的圖書館也非常重要。”張巧紅說,雖然目前受到了場地的限制,但圖書室建設仍在學校的規劃之中。“屆時不單會有文史類圖書,也有偏重于藝術特色的實踐內容。”
原標題: 我市尚有4所中小學未建圖書室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