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用愛心照亮苦難
2015年02月28日 來源: 臺州日報 徐平
【摘要】 袁曉恩,天臺縣一名普通志愿者。她的養父母將“知恩圖報”的古訓融入她的名字中。從她踏入社會那刻起,她的生命就與奉獻和回報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圖為袁曉恩在微信求助眼角膜捐獻程序中配發的眼部特寫的照片。

  彰顯核心價值觀·

  “身邊的感動”

  人物報道之

  118

  春節前后,朋友圈里,互聯網上,一個命運多舛的女子牽動著無數網友的心。當不幸襲來時,她不改初衷,用樸實行動演繹人間大愛。

  袁曉恩,天臺縣一名普通志愿者。她的養父母將“知恩圖報”的古訓融入她的名字中。從她踏入社會那刻起,她的生命就與奉獻和回報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不管病魔多狠,也要為世上留下一雙明眸

  因為身體極度虛弱,去年除夕出院的袁曉恩在大年初三又住進了醫院。病床上的袁曉恩瘦得只剩下50來斤,但神情依然陽光,一對眸子依然漂亮。

  2012年,袁曉恩被查出患上腸癌。在四處求醫無效后,春節前被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一想到不能再為這個社會做點什么,袁曉恩出現了莫名的急躁。

  “我可以捐贈我的器官。”一有力氣,袁曉恩會習慣性打開手機看看新聞,翻翻朋友圈。在看到某歌星去世前捐贈眼角膜的消息后,她把自己的心愿告訴了丈夫吳立紅:“我的病情已經這樣了,我想在自己走后捐出唯一能用的眼角膜,希望盡我最后一點能力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她這個人心腸就是好。”吳立紅紅著眼圈說,她自己身體那么虛弱了,還想著留下最有價值的東西,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由于不知道如何辦理捐獻手續,去年年底,袁曉恩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出了求助信息。在信息中,她配了一張自己的眼睛特寫照片。她寫道:“發此照片證明我的雙眸還是蠻漂亮蠻健康的,希望用得上的朋友放心使用。”

  重病纏身之下,袁曉恩必須每天注射杜冷丁才能止痛,有時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就在親友們為她的病情擔憂之際,她卻在想著公益,在設法盡自己的能力為這個社會做點什么。春節前,她向紅十字會提出申請,辦理了捐贈眼角膜的手續。

  “現在我的心愿已了,我沒有什么好遺憾的。”完成捐獻眼角膜手續后,袁曉恩顯得特別輕松。在這個善良女人的言語和神情里,那份淡淡的寧靜寫滿了堅強。

  任由命運多舛,也要懷揣一顆滾燙的心

  只要一有時間,昔日的小姐妹陳麗萍就會來到醫院陪袁曉恩說說話,幫她拍拍背。

  “她的身世很不幸,所以她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和事,總說‘能幫一點是一點’。”兩人曾是鄰居,平時在一起掏心掏肺,無話不說。她說袁曉恩的人生就是一個厚重的故事。

  38年前,被舊棉襖包著的袁曉恩被親生父母遺棄。養父母從派出所領養了她,不久養父亡故。在她11歲時,養母帶著她改嫁。進入社會后,她四處打工,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

  然而,不幸的身世,并沒有消磨掉袁曉恩積極的人生態度。陳麗萍說:“別人有什么需要,她總是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樣。”也正因為都是熱心腸,兩人一直很投緣。

  一次,有個條件不好的朋友住新房,家里缺個衣櫥,正好她家有個閑置的,她便找人送了過去。陳麗萍說:“每次和她一起,她身上的正能量總能把我打動。”

  在袁曉恩的感染下,陳麗萍也成了社會公益熱心人。每次外出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總是少不了這對好姐妹的身影。

  袁曉恩的老公吳立紅來自鄰縣,他倆在一次聚會上巧遇后,袁曉恩熱情地邀請吳立紅到天臺來參加公益活動。幾次活動下來,“宅”男吳立紅被“感化”,他打心眼里佩服這個性格開朗陽光、專注社會公益的姑娘。

  “她熱情、自信、熱愛生活,參加公益活動就像小牛一樣不知疲倦。”剛開始,吳立紅還托姐姐為命運坎坷的袁曉恩介紹對象,而當姐姐真要介紹時,他急著說:“這個女人我要自己去追求了,她心地那么好,我不想錯過。”

 

  2011年,這對志趣相投的有情人終于走到了一起。從那以后,兩人參加公益活動的次數更加頻繁了。吳立紅說:“以前我很‘宅’,和她一起后我變得很忙、很充實、很快樂。”

  不管多忙多臟,也要熱情地伸出一雙援手

  天臺縣義工分會有3000多名會員,活躍的有500多人,分會理事范順鐲說:“里面有許多人我甚至都叫不出名字來,但袁曉恩我很熟悉。”

  熟悉袁曉恩,是因為她忙碌的身影在活動中特別突出。2009年9月,袁曉恩了解到義工愛心活動后,就主動加入這個團隊。2個月后,她成為注冊義工。

  第一次參加活動在平橋鎮敬老院。一些老人藏起臟衣服不讓洗,袁曉恩從角落里找到后,花幾個小時洗了好幾盆臭烘烘的衣褲。忙完后,她又幫老人洗頭,剪指甲、腳趾甲,忙個沒完。只一回,范順鐲就記住了這個新來的義工。

  當時,袁曉恩的收入并不高,她曾先后在外省及本地的礦企、商場打工。而義工的活動采取的是AA制,活動費用自理。日子過得拮據,但絲毫不影響袁曉恩做公益的熱情。有好友曾跟她開玩笑:“做公益活動又貼時間又貼錢,值不值啊?”袁曉恩笑笑說:“單靠我個人的能力太有限,能和大家一起做做好事,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感到很開心。”

  后來,她聽說當地的紅心社在服務抗戰老兵、貧困兒童方面做得很到位,便一邊做義工,一邊參與紅心社活動。

  一次,紅心社組織為抗戰老兵王紹賞過生日。由于老人夫婦年事已高,家里衛生狀況并不好。袁曉恩進了門,就挽起手臂,和大家一起打掃屋舍,清洗灶臺、碗盆。紅心社成員“忘憂草”說:“她模樣漂亮,穿著時尚,但沒想到她一點都不怕臟,樣樣搶著做。”

  “她是有潔癖的。”在吳立紅眼里,妻子是個特別要干凈的人,每次他幫忙洗碗、掃地,袁曉恩總嫌他沒有弄干凈,總要自己再次動手清理、打掃。

  去年年初,義工分會通知袁曉恩參加為貧困兒童“圓夢”活動,當時,袁曉恩化療后沒有力氣,她便請會員幫忙墊上費用。事后,范順鐲心疼地說:“她一直隱瞞著病情,我們都不知道。”

  袁曉恩患病的消息傳開了,她的事跡開始為人知曉,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為這個不幸卻又幸福的女人祈福。

  大年初七,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下,長期臥床不起的袁曉恩已能少量進食,并可下地走路。

 

  

原標題: 用愛心照亮苦難

標簽: 愛心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