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比上班還累!”春節長假一結束,朋友圈就被各種“節日綜合征”刷屏。昨天是上班第一天,不少人一進辦公室就抱怨腸胃不適、頭昏腦漲,還有人因為沒有搶到大紅包而悶悶不樂。
昨天,杭城各大醫院也迎來了節后看病小高峰,胰腺炎、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骨折、眼外傷等意外傷害;搶紅包引發的心理問題等,都與假日有著密切關聯。春節大假出行趕路連軸轉易導致疲勞、緊張,也成為心肌梗塞、呼吸系統等病的突發誘因。
搶紅包搶到退群
2015羊年春節最火的事件,一定是“紅包大戰”。微信、QQ、支付寶里的土豪大神,大手一揮,各路人馬趨之若鶩。就連羊年春晚都不能“免俗”,聯合微信讓“紅包大戰”成了全民運動。市七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朱長江感嘆:要說今年最流行的問候語,必然是“今天,你搶了嗎?”
“眾所周知,搶到的紅包金額不等,低至幾毛,高至百元,搶多搶少全憑運氣。但是,金額的多與少,也取決于發紅包者的慷慨程度。有了金錢大小的比較,一場紅包大戰不可避免地成為拼人情的戰場。”朱主任說,昨天,他的一位朋友,就因為搶紅包出現了抑郁情緒,來找他訴苦。
“我朋友生性比較敏感,春節期間,他的同事在群里發了168元的紅包,他只搶到幾毛錢,后來又被同事嘲笑紅包發得少,便憤而退群了,悶悶不樂了好幾天。”
朱主任說,那些憤而退群的人,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投射心理”。他們把自己內心世界的反應,像鏡子一樣投射到別人身上,從而扭曲了別人的真實想法。“搶紅包是一個社會游戲,雖然規則看似公平,但人們的攀比心、獵奇心以及對金錢的執著,始終會將搶奪的戰場,從手機轉為‘社會’。其實大多數人對紅包塞多塞少,只是一句戲言,圖個熱鬧。開個玩笑并沒有什么,把紅包大戰當成游戲,一笑而過就好了。”
開門炮震聾耳朵
“醫生,醫生,我的耳朵堵住了!聽不到了!”昨天上午,許先生急匆匆走進市一醫院,看耳鼻喉科賈月芝主任醫師的專家門診。
“趕緊坐下來看看吧!”賈醫師一邊說著,一邊給他檢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許先生的左側耳道都是血塊。問他怎么回事,許先生回答,“剛才放開門炮時,左側耳朵被震了一下,就像堵了東西,連忙用挖耳勺去挖耳,結果左耳就出血了,還很疼,已經聽不清聲音了。”
賈醫師清理了血痂后發現,許先生的左側耳壁充血,鼓膜穿孔。“鞭炮爆炸是巨大聲音的瞬間接觸,可能會引起鼓膜損傷,也可能引起耳蝸毛細胞損傷。遇到這種情況,應該馬上到醫院就診,而不應該自己挖耳,引起進一步的傷害。”
賈醫師說,耳朵是人體的感覺器官,能感受外界聲音刺激、了解人體本身體位、運動狀態時保持平衡。高強度脈沖噪聲的瞬時暴露所引起的聽覺損害,稱為急性聲損傷,多見于爆震后,又叫爆震性耳聾,表現為耳痛、耳鳴、耳聾等癥狀,可以按照突發性耳聾進行治療。“需要提醒的是,還有一些人在過節期間連續泡吧,或者玩電子產品,可引起慢性聽覺損害,表現為進行性聽力減退及耳鳴,治療起來比較困難。長假結束后我們應該減少接觸噪聲的時間,耳部隔音,定期檢查聽力,一旦發現聽力損傷,要及時就診。
吃出來的毛病一大堆
躺在省立同德醫院的病床上,張先生自我調侃,“從初一到初三,嘴巴基本沒停過,吃完這家去那家,晚上還和小時候的玩伴吃夜宵,初四因肚子痛進醫院了。”檢查發現,他的血淀粉酶高出正常上限近10倍,診斷為胰腺炎。
“每天比較嚴重的急性胰腺炎就有三四例,而去年春節,一天也就一兩例吧。”浙大一院急診科醫生寧建文說,這些病人都是需要留院觀察、禁食的嚴重病人。病人有個相似點,他們多數有膽囊炎、膽結石病史,在這種情況下,春節期間的暴飲暴食、休息不好,就容易導致急性胰腺炎。
據了解,還有一些人因吃太多,出現腹脹、消化不良、飲食不振等現象,我們俗稱為“積食”。這里推薦一個消食健胃的食療方子——“陳皮生姜消食飲”。做法也很簡單:取陳皮5克、生姜2片,加適量紅糖,用沸水沖泡即可,一次一杯,一天2到3杯。陳皮含有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生姜能開胃驅寒,對于不思飲食且腹部寒涼的患者有益;紅糖可平衡細胞內環境的水液代謝,排除細胞代謝產物。
另外,邵逸夫醫院急診室還接診了不少異物卡喉的,魚骨頭、雞骨頭、鴨骨頭……還有的都不知道是什么骨頭。
車多人多意外傷多
王先生,今年54歲,淳安人。
大年初三,開著摩托車,拉著年貨走親戚。因為當地山路狹窄,有段路只能允許一輛車子通行,他就跟著前面的中巴車慢慢走,誰知跟得太緊,視野被中巴車擋住了,沒看見路面上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摩托車的前面壓到了石頭,他連人帶車掉進了路面的水溝,摩托車壓在了他的膝蓋上。
當地醫院磁共振顯示,骨折,韌帶損傷,建議手術。王先生不放心,昨天找浙醫二院骨科專家戴雪松看了看。戴主任說,有骨折,但不是很嚴重,不必手術,回家慢慢修養就行。
據浙醫二院統計,春節假期,解放路院區急診1539人次,嚴重多發傷有20多位,骨科各類骨折有100余人。骨折、顱外傷等,很多都和假期車多人多有關。
被鞭炮炸傷的人少了
過年放鞭炮是傳統風俗,但這幾年放的人、放的量都在慢慢減少。這一點,看看醫院受傷的人就知道。
“今年春節因放鞭炮而炸傷眼睛的急診病人比往年少很多,這讓醫生們也輕松了不少。”浙醫二院眼科中心醫生說,因為根據往年的經驗,每當年三十晚上除夕鞭炮過后,都會有大批眼睛炸傷患者前來急診,春節期間平均每天因燃放鞭炮而炸傷眼睛的病人多達十幾位,甚至有許多兒童因為傷勢嚴重不得不摘除眼球。
而今年的情況則大不一樣。據浙二眼科中心值班醫生統計,年三十晚上只有2例眼炸傷病人送來急診,其中一位40歲、一位64歲,沒有兒童眼炸傷病人;年初一晚上有七、八例,其中大部分傷勢較輕微,只有2-3例炸傷較重的需要縫合;初二、初三,因這二天是禁放煙花爆竹,所以這二天沒有眼傷病人送來急診。
家住城北元都新景的陳先生開玩笑地說,“一方面,因噪音和空氣污染,杭州不允許亂放鞭炮;另一方面,節前鞭炮賣得好貴的,比平時貴一倍,少放點,省點錢。”
原標題: 搶紅包引發心理問題 吃出的毛病一大堆 節后醫院迎就診小高峰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