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國產“人工心臟”項目研制取得新突破。記者日前從項目負責方之一的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了解到,作為我國第一個可植入的、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磁液雙懸浮血泵“火箭心”,目前已經進入批量生產的動物實驗期。預計5年內,血泵將進入臨床試用階段,并向系統的商業化生產邁進,應用于醫療臨床后將為我國1600萬心衰患者帶來希望。
記者13日上午在位于天津濱海新區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動物實驗中心看到,實驗羊選用的均是小尾寒羊,去年12月23日、今年2月3日和11日分別為2號、3號和4號實驗羊植入血泵“火箭心”,其中2號已經能正常行動,其他兩只還戴著監護設備,尚在恢復期,但各項體征指標和“人工心臟”設備裝置運轉都正常。有趣的是,院方還給2號小羊穿上了紅色的賀歲唐裝。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見而且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國有1600多萬心衰患者。”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劉曉程說,目前對于心衰的治療,一般采取藥物治療、外科手術、機械輔助循環及心臟移植。藥物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死亡率并沒有顯著降低。瓣膜置換或修復等外科治療可以改善瓣膜的情況,但是在大多數病例中,并不能阻止患者病情的發展。心臟移植由于供體匱乏,遠遠無法滿足患者需求,大量心衰病人在等待心臟移植中死亡。
心室輔助裝置是全世界公認的各類終末期心衰的最有效治療方法。但我國至今尚無商品化的國產心臟輔助裝置供臨床應用。國外雖有商品化的心室輔助裝置,但一套裝置價格高達百余萬元人民幣,令國內病人望“泵”興嘆。
“研發團隊將繼續優化血泵性能、豐富血泵類型、降低生產成本,早日使國際先進水平的心室輔助裝置以低廉的價格應用于醫療臨床。”劉曉程告訴記者。
原標題: 慢性心衰危害大“火箭心”有望延續1600多萬患者生命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