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州工業經濟涉及到的“克強指數”
專家認為:各項指標已表明臺州經濟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
在2014年臺州各項經濟指標里,除了GDP,還有一個指標值得我們去關注——克強指數。
克強指數主要通過用電量、貨運量和銀行貸款三個指標分析經濟狀況。該指標相對于GDP,統計對象更加簡潔,且因是實量統計,也更為客觀,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專家視為反映中國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領域真實狀況的重要指標。
那么,我們就來看一看,2014年,克強指數在臺州是怎么一個情況,并從這些相對更客觀的數據中,了解去年臺州的工業經濟到底怎么樣。
工業用電量
用電量是一個影響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從側面能夠反映工業生產活躍度以及企業運行狀態。
直白點說,企業有單子接,才會決定繼續生產,各種設備也才會有機會運轉,這樣就需要大量的電。
去年,臺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31.50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算是平穩。全市去年工業用電量的情況也證明臺州去年工業增速呈現平穩。
2014年,全市工業用電量173.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
據電力部門內部人士介紹,用電情況早已實現直接上網,用電多少,發電多少,這些數據都是實時上傳,很難造假。也正因為如此,更能反映經濟的好壞。
“工業用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3%,其中,有個別縣市指標呈現負增長,確實反映出臺州工業經濟的一些問題。受國際、國內經濟疲軟的大環境影響,工業企業產能擴大積極性不高,工業增幅面臨收窄的趨勢還是比較明顯。”臺州市委黨校講師夏梁省說。
不過,經濟學界對于這個統計也存在爭議。因為去年,臺州第三產業實現生產總值達1583.01億元,只比第二產業少了5億元,增速達到8.7%,增速也甩了工業1.6個百分點。而統計數據顯示,臺州去年全社會用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6%,增速高于工業用電量0.3個百分點。
夏梁省因此認為:“可以看出工業相較于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或者經濟貢獻率在下降,根據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這一變化格局仍將延續。”
銀行中長期貸款
銀行貸款情況一般不作為當地政府的業績考核,存在水分的可能性也小了很多。相對于需要核算的其他數據來說,因為銀行自身有嚴格的統計系統,貸款數據的來源也更加準確可靠。
貸款與一個地方投資、生產的活躍程度也很好理解。企業效益好,就會需要購買原材料、購置設備,可能還要大量引進人才,這時就需要資金。企業這個時候自然會想到融資,除了上市公司有股民大把“送錢”,銀行貸款是大部分非上市公司、中小企業可以選擇的最主要融資渠道。貸款情況和企業投資、生產活躍度就這么掛上鉤了。
2014年,臺州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765.93億元,同比增長17.1%,增幅居全省第二。工業性投資719.98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居全省第三。
這兩組數據表現很搶眼。而來自市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5039.37億元,同比增長13.1%,增幅居全省第二,表現搶眼度和工業性投資完全匹配。
“臺州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速相較于前幾年,整體有所放緩。從臺州當前產業轉型的角度分析,市場主體或者投資主體對未來經濟的風險度判斷持保守態度,產業轉型的動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夏梁省分析道,盡管增速在全省保持前列,但也從中發現了臺州在經濟轉型期出現的問題。
當然,單從銀行貸款里面看投資、生產熱度也存在不足。就目前整個中國融資渠道里,不全是銀行貸款,若只統計貸款余額,可能存在低估企業融資量的情況。
貨運量
在克強指數里,鐵路貨運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用貨運量衡量臺州工業經濟情況,道理也很簡單,有“貨”才能有“運”,有需求企業才能生產貨。倒推回來,照樣能反映臺州工業經濟運行的情況。
據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統計,2014年,全市共有持證的營運載貨汽車30105輛,共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9628萬噸、1577113萬公里,分別同比增長6.5%和6.3%。這還不包括滿大街在跑的未登記在冊的貨車載貨量。
來自市港航局的數據顯示,去年,臺州全港共完成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9億元,同比增長3.7%。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6049萬噸,同比增長7.5%,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5.5萬標箱。
臺州鐵路運輸方面的表現也不錯。去年全年,臺州鐵路貨運發送量21.4萬噸,總量與2013年持平。到達量7.4萬噸,增速達34.5%。
“從臺州往外發送的主要是去寧波北侖港的,去年總量有18萬噸,主要產品是臺州本地產的電冰箱、水泵、節日燈、鞋子、家具等。運送到臺州的貨物里,主要為塑料粒子、大理石、生鐵、鋁卷、聚二乙烯等,塑化原料占總量的50%以上。”臺州鐵路南站相關負責人金建惠說,臺州自2011年開始正式有運貨列車運行,每年的運輸量都在大幅增長。
夏梁省認為,貨運量指標能夠看出,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區域經濟雖出現企穩跡象,但好轉的趨勢尚不穩固,“同時,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臺州經濟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隨著服務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工業制造業為主體的大宗貨物運輸增速收窄,第二與第三產業比重正在悄然發生轉變。”
名詞解釋
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是英國著名政經雜志《經濟學人》創造的用于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指標,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名字命名。克強指數分為三種經濟指標:耗電量、鐵路運貨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的結合。該雜志認為,克強指數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
原標題: 從“克強指數”看臺州工業經濟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