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之一:建好“硬件”
會外聲音:建設山海宜居美城,農村污水必須治理。
位于黃巖西部山區的寧溪鎮,去年新建截污管網20公里,總管網長度達89公里,鎮區日污水處理能力500噸,農村已建26個污水處理設施。治污減污,山鄉更美。
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垃圾河清理,“五水共治”獲省首批“大禹鼎”。全年完成935個建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農戶25.1萬戶。
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在上馬,但待建工程還有不少。農村污水治理,期待實現全覆蓋。
會內回應:
市人大代表、臨海市農業局局長蔣友輝說,農村污水治理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須加快工程建設步伐,做到治理有硬件、有設施、有保障。”
蔣友輝說,以臨海為例,三年內要完成721個村的治理任務,占臺州市總量的五分之一。2014年,臨海采取倒逼機制狠抓“一號工程”,大膽創立新機制,投入建設資金3.5億元,184個項目村全線收工,獲評“2014年度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優勝市”。
市政協委員、三門縣湫水花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許麗珍說,隨著一批農村污水處理工程投用,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在三門,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大部分由政府負擔,在沒有實施污水處理工程的村莊,村民普遍有這樣的擔心:自己村莊能得到政府資金支持嗎?
對治污的期待,使農村污水治理工程上馬顯得更加迫切。市人大代表、路橋區金清鎮蔣橋村黨支部書記許菊芳認為,農村污水治理量大面廣,要科學規劃,合理確定年度目標任務,還要進一步落實資金。市政協委員、黃巖區政協副主席章永良認為,資金是制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進展的重要因素。他建議,逐步建立“政府主導、農民為主、社會參與”的投入機制。
除了資金,更要重視質量。許菊芳建議,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支持。市政協委員、臨海市農產品營銷行業協會會長王順海說,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措施,建立工程建設質量黑名單制度,真正建成精品工程。
關鍵詞之二:重視管理
會外聲音:污水處理工程建好了,還要管好用好。
2月2日,在臨海市永豐鎮岙東村一個井邊,污水管網施工負責人凌桂長拉開井蓋說:“這幾天終端建設完工,正準備通電!”在該村,日處理能力20噸的污水處理池即將試運行。
一批批農村污水處理廠建起來了,后期運行怎樣呢?由誰來管理?
會內回應:
章永良認為,污水處理設施建成后,只有持續穩定運行,才能真正改善農村環境。為此,要建立污水處理設施長效管理機制。
許麗珍說:“雖然一批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上來了,農村變漂亮了,但不能重建不重管。”她認為,政府在農村治污工程中投入了大量資金,這有利于工程推進,但也容易給百姓造成依賴感。
許菊芳說,相較于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后期運行管理更為重要。“建了不用,建了用不好,最終等于沒建。”她說,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費用,目前還沒有納入財政補助范圍。
針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管和用問題,章永良建議:“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各負其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二是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機構或組建專業管護隊伍,確保設施運行有人管理、有人監察、有人指導;三是積極探索建立社會化公共管理平臺,可借鑒國外經驗,承包給專業公司行進行管理維護;四是加強管護人員培訓,確保有一支專業人才隊伍。”
蔣友輝建議,政府要加大污水處理運行財政投入,尤其是集體經濟薄弱村,要有運行資金的保障。他說:“至于管護隊伍,可以借鑒農村保潔機制,最好是由農民來組建,做到村村有維護人員,隨叫隨到。”
原標題: 好好治治農村污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