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正文
陌生來電催領“殘疾人補貼” 黃巖一村民被騙7834元
2015年02月02日 來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通訊員 蔣忠慧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2月2日訊(通訊員 蔣忠慧)殘疾人生活困難補助制度在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等方面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而春節將至,竟然有騙子借此打起了殘疾人的主意。2月1日,家住臺州市黃巖區農村的男子老張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通知其領取殘疾人補助金,他信以為真,在騙子的誘導下拿著銀行卡去ATM機上操作,導致賬戶內的7834元錢被騙走。

  陌生人來電催領“殘疾人補助金”

  “你好,根據國家新出臺的政策,你可以領取到一筆殘疾人福利補貼,由于臨近春節,發放時間有點緊,請你盡快拿銀行卡到附近ATM機上辦理,以便將錢匯到你的賬戶上。”2月1日上午10時左右,今年55歲的黃巖男子老張接到一個號碼“010”開頭的陌生電話,電話里的一個女子聲稱是殘聯工作人員,能叫出老張的姓名,還說老張是四級殘疾,有一筆補貼要發給老張。老張的確是四級殘疾,對發放補貼的事情深信不疑。隨后,對方說下午會再聯系老張。

  ATM機上按對方提示操作被騙7834元

  當日下午2時許,老張連續接到同一個手機號碼打來的多個電話,對方是個男子,自稱是“民政局財務人員”。男子在電話里稱:“你現在到銀行ATM機前,把銀行卡插到機上,然后再打我電話,按照我說的操作,補貼款就會打到你的卡上。”

  于是,信以為真的老張來到黃巖城區一家銀行的ATM機房,再次撥打對方的電話,按照對方在電話里的提示,在ATM機上進行了一番操作。操作完后,老張在ATM機上查了一下自己的銀行卡余額,立馬傻眼了,發現不但補貼款沒到賬,連卡里的7834元也已被轉走了,他這才意識到被騙了。后悔莫及的老張立刻向當地警方報案。

  警方提醒:殘疾人領補貼有規定流程

  在此類詐騙案中,騙子首先以殘聯、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的名義,向殘疾人或殘疾人家屬打詐騙電話,告知受害人名下有一筆補助款須馬上領取,緊接著提供一個所謂“民政財務人員”的電話號碼,當受害人主動撥打過去后,騙子會電話遙控受害人到ATM機上按照其給出的步驟來操作,不明真相的受害人一旦輸入銀行卡密碼,卡中的余額就會立即被轉走。為了獲取受害人的信任,騙子會在電話中準確報出殘疾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殘疾等級等諸多關鍵信息。警方提醒殘疾人朋友:殘疾人各種補助津貼的發放都有明確的規定流程,一般通過相關單位或村(居)委會發放,不會直接叫當事人到銀行ATM機上領取,如果有人電話通知當事人到ATM機上領取補助津貼,或遇到發放途徑方式突然改變,特別是需要提供個人金融信息的時候,希望殘疾人或殘疾人家屬務必要引起注意,不要輕易透露銀行賬號,一定要向當地殘聯或者民政部門咨詢確認,以免上當遭受經濟損失。今后如遇任何通知都要以鄉鎮、街道殘聯的通知為準。如證實是詐騙電話,應及時報警。

  市民務必牢記“三個凡是”的防詐騙原則

  與此相似的詐騙手法還有“領取生育補貼”(針對近期生了孩子的父母)、“領汽車退稅費”(針對近期買了汽車的車主)、“學校老師來電送助學金(針對在外地讀書的學生家長)”等等,這類型的詐騙因為被騙對象針對性很強,接到詐騙電話的群眾上當受騙率也極高。為此,警方希望廣大市民務必要牢記“三個凡是”的防詐騙原則:凡是自稱行政、執法部門(例如公安、檢察、法院、社保、財政、稅務、民政、殘聯等部門)來電要求轉賬、匯款的都涉嫌詐騙;凡是未經認證的網站發布購物、購票信息的都涉嫌詐騙;凡是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網絡等方式要求轉賬、匯款至陌生人銀行賬號的都涉嫌詐騙。同時,對于涉及到個人切身利益的關鍵信息,也應該妥善保管,以防不法分子獲取后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原標題: 陌生來電催領“殘疾人補貼” 黃巖一村民被騙7834元

標簽: 殘疾人 詐騙 電話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金子琳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