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花樓古民居群:蘊含于詩意中的那份靈氣
2015年01月30日 來源: 臺州日報

  新花樓前廳

  

  閑云文/攝 【地理檔案】

  花樓古民居群位于天臺縣古城妙山南麓,民居由陳氏始建于清康熙年間。至清中后期,陳氏后裔在妙山新建多幢民居,雖有獨立的樓名,但統稱花樓。民居多依山而建,現存有創垂堂、亞魁第、進士第、慎德樓、新花樓等建筑。花樓民居為天臺縣文物保護單位,陳氏宗祠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崇尚德性的花

  天臺古城的東邊有座山,山并不高,但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妙山。清天臺文人齊召南將“妙山眺雪”列為天臺小十景之一,“妙雖一拳,高已軼廣,雪后眺環城,插天太白”。陳氏世代居妙山,在妙山東坡建陳氏宗祠,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妙山上有一組清代建筑群,總稱花樓,是陳氏家族在近三百年中所建造的民居,花樓民居為天臺縣文物保護單位。清順治年間,陳體齋登上了妙山,妙山的景色打動了他,于是他決定在妙山南坡上建樓造堂。當樓建成時,他取了一個極有詩意的樓名花樓。“樂者德之華也”是他取名花樓的依據,這源自《禮記·樂記》一文中的一句話,包含著兩個關鍵詞,那就是“德”與“華”。樓主內心崇尚德性的品格,使他在一生中都遵循著養德、積德、弘德的人生理念,華為光彩之意,而“華”與“花”同義,如此花樓就有了德的品質與花的外形,這內在的品德與外在的光彩在歷史的光陰中,漸漸地演繹成了花樓的靈魂。

  陳體齋最初所建的花樓位于妙山山頂,后毀于火災,其后代就在妙山的南坡上不斷地重建一座座花樓,并以德字命名他們所建的樓堂。于是,在花樓這一建筑群中就曾出現過修德樓、安德堂、世德堂、永德堂和中德堂等建筑。

  創垂堂位于妙山的山頂,是原花樓毀于火災之后,陳體齋的長子陳兆謀在原址上重建的。那是清順治年間的一個秋日,站在原花樓的廢墟上,陳兆謀實在不愿放棄妙山山頂上那放眼四周的開闊,更回味著小嶺那二十四級石階的幽靜,他決定在花樓的原址上重建一幢新樓。樓還是原先的四合院結構,只是陳兆謀給新樓選了一個新的樓名——創垂堂。之所以取名創垂,意在開創業績,傳之后世。創垂堂也就成為了花樓古民居群的發源地。

  開枝散葉的樓

  在陳兆謀建成創垂堂后不久,三弟陳兆訥站在創垂堂的門樓前,看著步步登高的臺階,想著在妙山上另建一幢新樓,營造一種曲徑通幽的詩意,并在山頂挖一池碧水,可臨水翻書品茗。樓建成之后,陳兆訥最得意的還是建于水池之上的那座亭樓,叫仰止亭。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以亭名代樓,直到后代陳鳳池得了第二名舉人,大門掛上了“亞魁”的匾額,此樓才改稱亞魁第。

  仰止亭的詩意在于通往宅院的那條山徑,從大門到庭院之間數十米的山徑共設三道門,第二道的護院大門處于山徑的中間,大門正面門額上依稀可見“通德門”三字,背面則為“韞玉含輝”四字,就這樣漫不經心地走,似乎已至路的盡頭,但向左折,又有一條小徑伸向深處,拾階數步而上,至院落門前的那方照壁,再右折,第三道大門才出現在眼前,亞魁第的大院就在門內靜靜地守候著。進入大院,回望前方,豁然開朗,其實大院已位于妙山的山腰了。

  在建完仰止亭不久,陳兆訥又在它的東邊建造了擅勝亭,雖說擅勝亭位于山腳,面對著當時城內最為繁華的泰寧街,但從宅院照墻上那幅圓形的“鯉魚跳龍門”磚雕中,我們似乎讀懂了陳兆訥內心的夢想,他希望陳氏后代讀書人中會出現鯉魚跳龍門那動人的一刻。二百年后的清同治四年(1865),這夢終于由陳省欽實現了。這一年陳省欽中了進士,之后,此院便稱進士第。生活于花樓的陳省欽特別喜歡花樓的環境,取別號為華樓。他在這里寫成《春秋緯史集傳》、《公羊正解》,后來又完成《繁露書帷文集》。

  代代堅守的品德

  花樓民居造到慎德樓,一改它原先那種小家碧玉的靈巧與溫馨,而是一種高大與雄偉的氣勢。那是一個春天,陳體齋的侄曾孫陳時建成慎德樓,在亞魁第與進士第之間。宅院分前院與后院兩進,兩院之間由清水磚相隔,透過磚墻中間的門,慎德樓就高高地聳立在高處,隔墻兩側分別有石階通往后院。“門聚德星”、“慎德樓”等匾額,再次向人們提醒著,作為花樓宅主內心的品質。

  花樓民居造到新花樓時,已是清光緒七年(1881)了。也就是在這一年,進士陳省欽的兒子陳促定在妙山頂部上另建新樓,被命名為“新花樓”。新花樓為四合院格局,院中的花窗和石板雕極為精致。

  出生在新花樓的陳鐘祺,從小就聰明過人,深受家庭學風的熏陶,博覽群書。1904年,28歲的陳鐘祺離開新花樓,東渡日本,就讀于弘文學院師范科,專修史地。七年之后回到花樓成為一名教書先生,留下《妙山集文稿》、《妙山集詩稿》、《天臺風俗志》和《天臺山文化史》等著作。

  花樓如花一樣開在妙山的歲月中,那份燦爛漸漸化成古民居的落寞,有著秋風間枯花般的靜美。

 

原標題: 花樓:蘊含于詩意中的那份靈氣

標簽: 民居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