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正文
治理小池塘 還碧水于民
2015年01月29日 來源: 臺州日報 通訊員 江文輝

  1月12日上午,溫嶺市松門鎮(zhèn)乃崦路竿蓬村段的一口小池塘邊,機聲隆隆,工程車輛正在施工人員的指揮下安插木樁,池塘周邊砌石同步展開,這是竿蓬村開展農村小池塘治理的一個縮影。

  池塘,這種比湖泊小的水體形態(tài),無論是自然形成還是人工建造,亙古至今,在農村的水系統(tǒng)、水生態(tài)和水文化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自來水進村帶來的生活方式轉變,農民對池塘的依賴和尊重不如往昔,不少農村池塘滿目瘡痍,更有池塘被淤泥堵塞,形似田地。

  去年,省里提出“五水共治”目標,松門鎮(zhèn)川北管理區(qū)的干部與竿蓬村的干部在走訪調查時,很多村民反映村里的小池塘正在逐漸消失,希望鎮(zhèn)村能夠結合“五水共治”中的“治污水、抓節(jié)水”,開展農村小池塘的整治,恢復農村的水生態(tài)。今年元旦剛過,村里就把治理農村小池塘納入了議事日程,對8口小池塘的整治工程進行了公開招投標。

  “池塘水抽干后,先清理淤泥,再進行河岸砌石,安裝安全護欄,之后安裝水泵,建造洗衣槽,將池塘內的清水利用起來。這樣,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村民自來水的費用,另一方面將污水全部納入農村污水管網,排入污水處理池,可以有效治理農村的生活污水,改善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施工現(xiàn)場,村黨支部書記夏云定說。

  采訪中,72歲的村民屠星告訴筆者,他們家附近還有一口池塘。30年前,這口池塘曾是周邊居民的飲用水源,池塘不大,但水質清澈,水源豐富。幾年后,隨著村民家家戶戶通上自來水,就很少看到村民到這里來提水了。池塘無人看管,淤積嚴重,后來村民干脆在這里種起了茭白。“對村里的小池塘進行治理,這是村干部為村民辦的一件實事,雖然投入有點大,但農村面貌改善后,村民在這里安居樂業(yè),也是一件大好事。”老屠說。

  竿蓬村列入整治的小池塘有八口,預計投入建設資金100多萬元。按計劃,整治后的池塘,水質清澈,魚兒歡游,建好的洗衣槽,將免費給村民們使用。

  據介紹,松門鎮(zhèn)川北管理區(qū)今年將對轄區(qū)15個村進行農村小池塘連片整治,實現(xiàn)還碧水于民。

原標題: 治理小池塘 還碧水于民

標簽: 池塘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