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臺州經濟開發區內一建筑工地為慶祝結頂,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經市民舉報,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區西派出所民警在現場發現燃放痕跡,經核證屬實后,對工地承包人作出拘留5日的處罰。
限制銷售和燃放煙花爆竹,自1月9日開始的集中整治行動正在逐步凸顯成效。各部門合力之下,禁限新規得到了有效宣傳,在我市形成了全民監督的良好氛圍。
危害與污染,一再被提及
違規銷售和燃放煙花爆竹的危害,已是“老生常談”,然而因市民在日常生活容易忽略,而不得不被反復強調。
去年大年初三晚上,溫嶺市松門鎮一間民房起火,兩位老人在火災中不幸身亡。據消防部門事后調查,大火起因正是燃放煙花爆竹不當,四周易燃物品著火引起。2014年,我市由于此類原因造成火災共123起。
與臺州相鄰的溫州,同處沿海地區,風向影響與霧霾擴散條件一致,兩地平均PM2.5數值基本呈同等水平。然而,據國家環保部數據中心的資料顯示,2014年1至2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劣于溫州,尤其在馬年春節期間,臺州市區PM2.5的峰值明顯高于溫州,高濃度持續時間也更久。排除汽車尾氣污染原因后,市環保部門經分析發現,溫州僅在農歷除夕至正月初七的時間內允許燃放,且市區內劃分禁燃、限燃和允許燃放區域,對粉塵顆粒物的飆升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火災隱患、環境污染,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噪音困擾每個人也都有所經歷。集中整治行動展開后,我市公安部門做到了“鞭炮聲”即為“出警聲”,得到不少市民“點贊”。同時,違規燃放行為也得到了嚴厲處罰,對事前已告知但仍執意違法違規燃放的一律予以行政拘留;對違法違規燃放行為一律予以公開曝光;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黨員干部、公務員違法違規燃放的一律抄告紀委監察部門;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合同工違法違規燃放的一律抄告所屬單位。
銷售與燃放,安全擺第一
禁限新規提高了煙花爆竹零售點的安全標準,為加強管理,市安監部門對其進行了重新審批和點位布局,預計市區內零售點將從去年的600家減少至450間。“專店專柜銷售,絕不允許布點在純居民住宅區內。若是沿街商鋪,也需劃出不少于10平方米的區域用于煙花爆竹銷售,并且與其他經營物品、生活設施隔離,做到防火防爆。”市安監局行政審批處負責人說。此外,今年允許銷售的煙花爆竹產品級別也發生了變化。據他介紹,C級和D級產品主要指單發、總火藥量少于1200克的煙花爆竹,往年藥量更多、體積更大的B級產品,今年不被允許售賣給個人。
一月中旬,黃巖區安監局開展了煙花爆竹安全資格證培訓。近日,椒江區部分銷售點的負責人也在市安檢中心接受了此類培訓。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煙花爆竹相關安全管理,從運輸、保管、儲藏到銷售、燃放,每個環節都值得重視。目前,市區內原有的煙花爆竹長期經營許可證已基本收回,新的臨時經營許可證將在開售前一天發放至零售商手中。
在很多市民眼中,燃放煙花爆竹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拿明火點燃引線即可。春節時,也常見大膽的小男孩一手拿打火機,一手拿著小炮仗,甚至將鞭炮往同伴身上甩。因此,特別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小朋友一定要在成人的嚴格看管下燃放煙花爆竹。如何安全燃放,將危險降到最低呢?市消防支隊防火處工作人員有話說。
首先,市民在購買時應到正規、具有煙火爆竹銷售許可證的專營店購買,不要到流動商販、無證攤點。選擇火藥量相對較小的產品,觀察產品標識是否完整、清晰,產品合格證、燃放說明是否齊全,引線是否完好、無霉變。“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會在燃燒中突然向四周炸開,容易造成市民人身傷害,必須遠離假冒偽劣煙花爆竹。”該工作人員說,“煙花在空中向四周輻射,有可能散落到居民家中,若碰到可燃物也極易引發火災。”他提醒,燃放地點應選擇空曠場所,盡量避免四周有高層建筑,市民離家時也應關好門窗。燃放過程中將煙花擺放平穩,不要倒置或斜放,若出現異常,至少等待15分鐘后再處理。
原標題: 銷售和燃放煙花爆竹 安全時刻記心中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