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都市區,是工業化與城市化互動發展的高級城市形態。”椒江區委辦公室副主任楊淑通說,椒江作為臺州灣上的港口城市,在“現代化港灣都市區”建設過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從地理位置上看,椒江北有頭門港,南接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它肩負著為這些地方的發展提供完善配套設施、服務的重任。
“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是浙江最大的沿海產業帶,如何吸引企業入駐,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是我們接下去需要關注的問題。”楊淑通說,從這個層面來看,椒江將進一步完善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抓好交通、醫療等領域的智能化發展。
提升現代服務業,是椒江“都市化”過程中繞不開的一環。具體來說,椒江將培育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優先發展金融服務、信息中介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建設現代物流園區,進一步提升傳統商貿業發展的層次。
“城市,始終是人居住的地方,一座城市的發展、欣欣向榮,更離開人,尤其是高素質人才。”楊淑通說,因此,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的集聚力和輻射力顯得十分重要。
“我們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醫療等行業,更支持它們發展高端服務,以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需要。”楊淑通說,一座具備強大綜合服務功能的城市,才能更好地為工業化服務。
發揮自身優勢,助力“三城”互動發展
報告
摘引
優化城市布局,改善人居環境,打造品質之城。堅持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建設融“山田城海”于一體的魅力港城,吸引更多人住在椒江。
報告
解讀
城市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分裂割離的。椒江在發展藍圖中,將“國際智造名城”、“海上絲路港城”和“山海宜居美城”做了很好的結合。
“‘國際智造名城’的打造,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儲備和強大的技術支撐。”楊淑通說,在人才和技術方面,椒江具有其他縣市區都無法比擬的優勢。
近幾年,椒江十分重視創新驅動發展,建成了7萬平方米的科技創業園,創建了省知識產權工作示范區,落戶了全國首家縣級“海智計劃”工作基地。
“椒江聚集的人才也很多。”楊淑通說,椒江區的人才總數居臺州首位,并且連續多年在全省100多個縣市區中位列第四名。
“打造‘海上絲路港城’,就要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合力。”楊淑通說,接下來,椒江將全力推進椒江南北兩岸沿線的聯動開發,編制椒江兩岸概念性發展規劃,推動海門港從傳統產業港向城市功能港轉型。
“隨著頭門港的開港,海門港傳統的運輸功能將不斷弱化。”楊淑通說,面對新的形勢下,椒江籌劃在保留海門港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發掘其打造“山海宜居美城”的城市功能。
隨著旅游航線的開發、周邊休閑配套設施的完善,海門港將成為城市一個重要的休閑中心。約上三五好友,或者帶上家人,在海門港感受特有的港口風景,欣賞日落日出,品嘗鮮美的海鮮,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美?
原標題: 椒江要成為“一都三城”建設排頭兵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