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最怕沒錢,但對于浙江省的居民來說,“沒錢看病”已經逐漸成為歷史,而逐年提高的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和立體化的醫保體系也讓看病越來越實惠越來越便捷。
記者從浙江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省衛生計生委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5年浙江省各級財政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補助標準再次提高,基本醫保補助將達人均400元以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補助提高到40元。此外,定點醫療機構即時結報、醫保卡“一卡通”、城鄉居民“均等化”、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應急救助等眾多惠民政策進一步完善,形成了覆蓋全省居民的立體式醫療保障網絡。

6年補助600億,今年人均補助提高到400元以上
據了解,浙江省持續多年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籌資標準和財政補助標準。初步統計,2009年—2014年,浙江省各級財政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總額將超600億元。
而2015年,財政對城鄉居民醫保的最低補助標準將提高到人均400元以上,相比2014年的人均330元提高了70元。其中,省級財政對欠發達地區的補助提高幅度更大。浙江省財政廳社保處相關同志介紹,省財政對全省不同類別地區按照兩類六檔分類分檔辦法給予補助,2015年的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是255元、231元、204元、154元、103元和54元,比2014年分別增加了42元、38元、34元、25元、17元、8元。這意味著欠發達地區將會在百姓看病方面得到更多的扶持。
“財政對基本醫療保障補助的增長水平遠遠高于同期財政支出的增長水平。”省財政廳社保處相關同志說,如今浙江已初步建立了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在制度上實現了醫療保險的全覆蓋。
看病更實惠,立體式全民基本醫療保障成型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構成了覆蓋全省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絡。
“實現了所有人群的基本覆蓋。全省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參保人員有5069萬人,參保率達95%。”浙江省人社廳醫保處相關同志說,三大醫療保障分別覆蓋了職工、無業城鎮居民(老人、孩子、失業者)和農村居民。
此外,財政對基本公共衛生、大病醫保、醫療救助和應急救助的投入也使整個醫療保障網絡更加立體,從病前預防到基本醫療到急重癥救助,各保障形式緊密銜接,讓居民切實享受到改革的實惠。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均等化”
2003年,浙江省在全國首先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至今已形成了全部農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
“12年來,共有5.7億人次受益,累計報銷醫藥費685億元。2014年參加新農合的農民有2586萬人,參合率達到97.7%。”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基層處相關同志介紹,新農合成為全省3000多萬農民最受歡迎的惠民工程之一,先后八次被列為浙江省“十大民生實事”。
新農合帶來的最直觀的改變是:改變了原本農村常見的“小病拖、大病扛”現象,農民醫療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大幅提高。基層處相關同志告訴記者,“新農合住院最高可補償75%左右,使得農村地區因經濟困難應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從2008年的62.4%下降到2013年的33.9%,降低了28.5個百分點。”而定點醫療機構即時結報和醫保卡“一卡通”的舉措,解決了參保農民異地就醫“報銷跑腿”和“費用墊支”的問題。
如今,浙江省更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消除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身份帶來的醫保待遇差距。“新農合打造了農民基本醫療保障網絡,而今則要讓這張網和城鎮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對接,讓農村和城鎮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醫保待遇。”省人社廳醫保處相關同志說,2014年全省大部分地市已完成了“兩網”的對接,真正實現全省范圍的“均等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
原標題: 浙江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提高到400元/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