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小伙輕信網上小廣告 分三次把近7000元錢打入騙子的賬戶
2015年01月14日 來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通訊員 王仁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月14日(通訊員 王仁杰) 一小伙子輕信網上小額代款信息,遭到騙子忽悠,分三次把錢打入騙子的賬戶,騙走現金6900元。1月11日,云南籍小伙子秦某就遇到這樣的倒霉事。

  秦某來自云南,租住在黃巖區院橋鎮。1月10日晚上,秦某上網時,無意中看到一條小額代款的信息,秦某因急需用錢,第二天上午,就按上面的聯系電話跟對方取得聯系,對方介紹了該公司的業務情況,并要求秦某把身份證復印件傳真過去。秦某信以為真,就把自已的身份證復印件傳真過去,對方傳了一份合同給秦某。

  隨后,對方又要求秦某打10000元錢過去,作為代款能力的保證。秦某說自已沒有這么多錢,一番討價還價,對方說可以少些。于是,秦某分三次往對方的指定賬戶匯款,第一次匯了1000元,第二次匯了3000元,第三次匯了2900元,總共匯了6900元。

  把錢打到對方的賬戶后,秦某打電話給對方,叫對方把代款的業務辦了,對方說在忙等會兒辦理。過了一會兒,秦某又打電話過去,對方說在開會下午辦理相關業務。

  到了下午,秦某再打電話,對方就不接電話了,秦某起了疑心,晚上再打時,對方已關機了,秦某才恍然驚覺這是一場騙局,于是報了案。

  據了解,此類詐騙活動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詐騙的對象多是急于創業或者資金周轉的青年人和規模小、創辦時間不長的私人企業。二是詐騙信息通過網絡或者群發短信公布,采取“遍地撒網”的模式。三是提供貸款的數額較小,多在10萬元以下,詐騙分子會根據受害人的描述,假意討價還價,增加欺騙性。四是騙取手段都是要求支付一月或者一季利息或者保證金。

  在此,民警提醒廣大市民和外來務工人員,在進行私人小額貸款業務時,要選擇經主管部門注冊或認可的公司,審核相關手續,不要因為急于獲取貸款輕易地先行支付利息、保證金、手續費等,特別是網絡代款,更要謹慎,以防上當受騙。

原標題: 小伙輕信網上小廣告 分三次把近7000元錢打入騙子的賬戶

標簽: 騙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