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公園擒毒販
“兩名安徽臨泉籍販毒分子手中有一些冰毒,他們準備近期到溫嶺出售。”2014年11月中旬,一條信息引起溫嶺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民警的注意。很快,警方盯上了毒販李某和程某。
12月1日,李某和程某攜帶冰毒,從安徽老家啟程前往溫嶺。掌握了這一情況,警方迅速組織警力研究抓捕方案。
12月7日,民警獲得可靠信息:他們當晚要在城東街道某公園內進行交易。當晚,十多名民警、協警喬裝打扮,有的扮成戀人,有的扮成收廢品的,陸續進入伏擊圈。
公園深處燈光昏暗,民警焦急地等待“客人”的到來。晚上9點左右,兩名年輕人進入公園,其中一人提著一個手提包。兩人往四周張望后,在公園偏角處的石凳坐下,抽起香煙,輕聲說著話。過了一會兒,其中的一人開始打電話,10多分鐘后,一個小伙子走進公園,坐到這兩個年輕人的旁邊。三人一陣嘀咕后,小伙子從褲袋里掏出一卷鈔票交給兩年輕人,他們點了鈔票,將手提包交給對方。
這些舉動,埋伏在周圍的警察盡收眼底。當三人準備分頭離開時,“戀人”、“收廢品的”很快包抄三人。沒等反應過來,他們就被按倒在地,身上搜出數十包395克冰毒。
兩毒販共同出資分工明確
3名涉毒分子到案后,民警很快摸清販毒分子的基本框架,以及從購毒到販毒的一整套流程。
兩毒販李某和程某,以共同出資的方式販毒。兩人分工明確,李某負責購銷冰毒生意,程某負責兩人的日常生活開支和貨款保管,他們一起尋找下線,販賣冰毒所得的贓款平均分成,從操作方式看,這儼然是一家“股份制公司”。
“你們在合作販毒過程中,有沒有發生過矛盾?”民警問。
“是我拉攏程某的,我處處照顧他,沒有發生過大的矛盾。”李某回答。
而程某交代,他們曾發生過一次小矛盾,“有一次在老家,李某請一個朋友吃飯,我不認識他的朋友。他約上我一起參加,他點了一些高檔的酒菜,我叫他節省點,他竟當面指責我,后來還將請客的700多元錢找我報銷。”
“為了這事,我十多天沒理他。不過,他主動找我道歉。”程某說,“我是一個無業青年,李某帶我販毒,將賺到的錢與我平分,我就沒有計較了。”
據李某、程某交代,他們一起販毒共有一年多時間,販賣冰毒十多次,兩人分得贓款2萬多元,其中在溫嶺販毒3次。
販毒友女被抓,約他人“另起爐灶”
李某,今年26歲,早年父母離異,他初中還沒畢業便輟學。
2012年3月,他隨老鄉來到溫嶺,先在橫峰、城北一帶的鞋廠打工,由于吃不了苦,沒干多久便辭工了。
當年6月,他到溫嶺城區某夜總會當服務生,期間結識了坐臺女芳芳并同居。芳芳19歲時開始吸毒,后發展到以販養吸。李某結識了芳芳朋友圈中的小方、小陳等數名吸毒人員。
2012年10月中旬,22歲的芳芳因販賣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
此后,李某回到了老家閑逛。每天無所事事,沒有經濟來源,李某為賺不了大錢發愁。盡管女友芳芳被抓,但她之前建立的一些網絡還沒有徹底斷,李某決定“另起爐灶”,拉同村的無業青年程某入伙。程某爽快答應。兩人很快開始販毒。
警方順藤摸瓜抓獲下線
為了及時抓獲李某、程某的下線,溫嶺警方根據李某、程某交代的線索,當晚就開始抓捕行動。
2014年12月8日晚22時,溫嶺城西派出所民警根據掌握的情況,敲開太平街道某公寓陳某家的房門。當陳某打著呵欠開了門,看到站在門外的4名民警,頓時不知所措。正在房間客廳里吸毒的4人四處亂躲,他們很快被民警控制。
“當時,室內開著空調,整個客廳煙霧很濃,有的赤腳,有的只穿短褲,不堪入目。”參加抓捕的民警說。
警方加強了對陳某的審查力度。陳某如實交代了其他吸毒“同行”。第二天凌晨,警方抓獲湖南籍吸毒人員童某、潭某;12月9日,又抓獲戴某、應某等2名吸毒人員,并在戴某的租房內查獲6克冰毒和10粒搖頭丸。
此次行動,警方共抓獲11名吸販毒分子,其中4人被刑事拘留,7人被行政拘留。
1月6日,李某、程某等3名販毒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原標題: 11名吸販毒分子落網記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