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72歲大爺染上睡前數錢怪癖 家人找到原因:老年癡呆癥
2014年12月28日 來源: 浙江在線-今日早報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徐康

  如果一個人喜歡半夜三更在家一遍遍重復數錢,你肯定以為他是個財迷。

  最近,杭州的老王(化名)出現了這個怪癖,不過不是因為他愛錢,而是因為他有一個煩惱,每次數錢的數目都比之前記的數目少,但當他向警察叔叔求證后,卻得到錢數目不少的答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每晚數錢對不上數

  竟半夜找警察幫忙

  老王今年72歲,退休前在單位里擔任的也是領導崗位的工作,做起事來思路清晰,毫不含糊。

  但從兩年前開始,他在家人心目中的形象開始改變。自己說過的話經常不記得,東西放哪也會常找不到,且最近一年來問題越來越明顯。起初,老伴和子女們都以為是老王年紀大了,記性變差也是很正常的事。直到半年前,老王莫名出現睡覺前數錢的怪癖,再加上后面發生的事情,才令他們引起重視。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鄰居們都鉆進溫暖的被窩做起了美夢,可老王家房間還亮著燈,他很煩惱,把手上的百元大鈔一張張鋪在床上,為什么每次數的結果都要比之前記的數目少?是家里請的阿姨偷走了?還是被老伴偷偷花掉了?他實在有太多解不開的疑問,所以就整晚不睡覺,翻箱倒柜試圖找到“失物”。

  而在自己努力尋找未果的情況下,老王還想到了求助警察。他會在大半夜的時候,捧著錢跑去家附近的派出所,請警察叔叔幫忙數錢,不過得到的結果是錢數正確。這樣的情景,一連就上演了十幾次。

  可老王并沒有因此消停下來,他還是懷疑做家政的阿姨偷走了他的錢,因此將她辭退。之后又懷疑老伴是賊,整天吵鬧、罵人,半個月前更是發展到把老伴關在門外,不讓她進家門的地步。家里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得不將老王送進杭州市七醫院住院接受治療。

  老年癡呆癥損傷不可逆

  及早干預才能延緩進展

  “我們經過檢查發現,老王大腦皮質萎縮明顯,心理測驗也提示他記憶力和智能減退,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癡呆癥。再從他的各種癥狀表現來看,疾病已經進展到中期的程度。”市七醫院老年康復科主任王征說。

  剛住院的時候,老王是帶著他那疊天天要數無數遍的鈔票來的,不過怕財物會有丟失,就悄悄讓家人帶回家了。現在醫護人員天天跟他講“醫院里人多,錢容易丟,先幫他保管起來,等出院的時候再還給他”,所幸他沒有吵鬧。

  如今,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老王數錢的怪癖是沒了,晚上睡覺也踏實了,但記性差的問題一點都沒有好轉。有好幾次自己忘了把東西放哪,就懷疑是病房里的人偷的,護士提醒他是不是忘了,他還強調:“我不會忘記的,我的急性蠻好的。”但由于老王的老年癡呆癥已到中期,今后記憶問題基本不會有明顯改善。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是一種一旦造成損害就不可逆的疾病,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早發現早干預。”王征主任說。

  如果能通過一些先進的篩查手段預知有患病的風險,就可以盡早干預,最理想的結果可以令人一輩子都不發病。而即使是在已經發病的情況下,如果能在早期的時候就接受規范治療,也能有效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同時,王征主任還有些重要的信息要告訴大家,目前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約為3%至5%,高齡者、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者;既往有各種腦部疾病者;獨居者喪偶、獨居、情緒抑郁者;有吸煙、喜酒等不良愛好者都是老年癡呆癥的高危人群。

  為了提高后期干預的效果,因此建議有家族遺傳、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衰退等方面的高危因素的人,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可以做一下這方面的篩查。

原標題: 72歲大爺染上睡前數錢怪癖 家人找到原因:老年癡呆癥

標簽: 數錢 癡呆 癡呆癥 老年 老年癡呆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金子琳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