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違建少一處法治進一步 臺州三改一拆行動法治實踐
2014年12月11日 來源: 臺州日報 洪雨成

  巨大的機械臂將拆除人員運送至7樓,強制拆除在采光井私建的閣樓。11月25日,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直屬二大隊的工作人員來到黃巖陽光左岸小區,對違法建筑進行依法拆除。經過8小時的努力,將該小區14幢一單元3至7樓的違建全部拆除,并及時清運建筑垃圾。

  “拆得好!”業主許友富說,這些違法建筑不僅影響小區整體美觀,更增加房屋承重,有很大安全隱患。在責令自拆未果之后,執法人員依法拆違,杜絕小區內跟風之勢,維護了社會公平。

  “三改一拆”行動在臺州開展一年多來,在美化人居環境、倒逼轉型升級之余,法治的思維和方式始終貫穿其中,“拆”出了公平正義,“拆”出了法律威信。

  科學立法提供行動依據

  “大量違法建筑的存在是歷史遺留問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市“三改一拆”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朱立國說,對此必須正視和治理,否則違法者從中獲利,只會讓守法群眾寒心,造成社會不公平、不正義現象。

  “違法必究,有法必依。”公平正義,是法治追求的核心價值。《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和《行政強制法》等多部法律法規為違法建筑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但現實中違法建筑的大量存在,即說明實施過程遭遇了難題,法律作用未能有效發揮。

  對此,《浙江省違法建筑處置規定》應運而生,準確定義“違法建筑”、明確處罰的適用情形、制定相應救濟措施……這一地方性法規有效推動了“三改一拆”的順利進行。在此框架內,我市結合臺州實踐需要,制定了諸多實施細則,為行動執法提供裁量基準。

  據了解,我市“三改一拆”行動的配套制度共有9項,在授權范圍之內對執法力度、方式等進行規定和指導。朱立國說:“法律是強有力的制度支撐,執法人員依法履責,開展行動心中才會有底氣。”

  嚴格執法保障公平正義

  11月13日,經群眾舉報,執法人員發現黃巖陽光左岸小區的違法建筑,當場責令其停止建設,限期整改。此后多次約談當事人,要求自行拆除,但業主逾期拒不執行。11月25日,下發強制拆除決定書并張貼公告后,業主仍然不配合,關門禁止人員進入,無奈之下,執法人員通過吊機進行空中作業,拆除該處違法建筑。

  取證、通知、公告、拆除,這一系列的流程皆按照實施細則的規定而來。依法依規,確保“三改一拆”行動的公平正義。只要是違法建筑,無論涉及什么背景,都必須依法拆除。

  玉環縣青少年宮屋頂違法廣告的拆除,就是“正義與邪惡”的交鋒。以公益廣告為由設立,期滿后轉為商業廣告從中獲利,支架腐爛具有安全隱患,面對執法人員的勸導,廣告公司負責人屢次出口威脅,同時多方尋求關系。該縣執法人員并不畏懼,下達執法文書后,伴隨一塊塊角鐵架的落地,依法鏟除了這顆“毒瘤”,得到群眾好評。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市累積拆除違法建筑5644萬平方米,實施“三改”5342萬平方米,拆改總量超過一億平方米,居全省首位。在這背后,是各級黨委政府和行政執法人員堅決處置非法,保護合法的勇氣與擔當。

  全民普法形成守法氛圍

  在行動開展之初,市司法局同步開展了“三改一拆優服務法律護航促發展”的專項行動。加強法制宣傳,組建律師顧問團,推進“陽光公證”服務,多項內容為我市“三改一拆”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改一拆’的每一天,都是執法日、普法日。”朱立國說。行動初期,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在普查登記的過程中,向群眾明確了違法建筑的界定。同時,我市在行動中遵循人性化執法原則,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建筑實行先拆或暫緩的規定,對未批先建的建筑要求補辦補全手續,分類處置的公告張貼后,也是一次普法宣傳。

  政府行為體現的法治思維和方式,引導全民守法。隨著行動向縱深推進,我市提出創無違建縣(市、區)的目標,違法建筑少一處,法治建設進一步。

原標題: 違建少一處法治進一步 臺州三改一拆行動法治實踐

標簽: 三改一拆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