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由趙寶剛執導的都市醫療行業劇《青年醫生》正在電視劇頻道和一些衛視熱播,劇中醫療常識的不專業引發了觀眾吐槽,有醫護專業人士甚至嘲笑道:“你們是欺負我們醫生護士沒時間看電視是吧?!”對此,趙寶剛回應稱,這部劇的目的并非展現醫療醫治過程的專業性,而是表達醫患關系的思想性。

由于受到制作水平和創作理念等影響,一些國產醫療劇在醫療“專業化”層面往往呈現出一種營養不良的狀態,很多違背醫療常識的情節常遭到觀眾吐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劇情被吐槽了,正確的做法到底是什么?
劇情吐槽點1:車禍現場直接把傷員拉出來?
◆ 劇情
馬路上發生慘烈車禍,許多車輛在馬路上相互碰撞引起連環車禍,程俊醫生焦急不安地在車禍現場穿行,一個被壓在汽車里面的男子大聲向程俊呼救,程俊聽到男子的呼救聲來到車外想把男子拉出來,男子的腿卡在汽車里面無法移動身體,程俊只得離開汽車找警察幫忙。
◆ 點評
車禍現場不能隨意移動傷員,若傷員正身處危險境地,救助者應以不扭動傷員體位的方式,將傷員移到安全的地方。注意應該平行搬運。如果傷員昏迷,應墊高其背部,使其頭稍后仰并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口腔中的嘔吐物,防止窒息。不要搖晃傷員頭部。
劇情吐槽點2:醫生站在馬路中間給病人輸液?
◆ 劇情
程俊醫生路遇連環車禍,一位120救護車工作人員到場后,程醫生沒來得及出示工作證,只口頭表明自己是醫生,工作人員當即放心地遞過生理鹽水讓程醫生給傷員輸液,當程醫生問過救護人員得知車上沒有活動輸液支架后,隨即自己用手高舉輸液瓶為傷員輸液。
◆ 點評
救護人員在緊急現場救助中不可能隨便相信一個自稱是醫生的路人,更不可能讓其輸液。正規的救護車上肯定配有活動輸液架。急救車上的醫護人員都具備進行急救的能力,一般來說是不會讓別人來動手輸液的。
劇情吐槽點3:胸外按壓這么慢,能救人嗎?
◆ 劇情
歐陽風塵仆仆離開餐廳趕回醫院,程俊正在替一個傷員做心肺復蘇的胸外按壓治療,頻率并不是很快。傷員之前在路上遇車禍在車中被困一兩個小時,后來雖然被程俊送回醫院,但已經錯過最佳搶救時間。
◆ 點評
胸外按壓的頻率應該為至少100次/分;胸外按壓深度成人至少5cm,胸部按壓和放松的時間大致相等。每一次按壓后要讓胸廓充分回彈,成人胸外按壓∶通氣比例推薦為30:2。同時強調持續按壓,按壓間斷不超過10秒。如果按壓的頻率太慢難以達到搶救效果。
劇情吐槽點4:無菌手套扔進生活垃圾桶?
◆ 劇情
無菌手套被扔在生活垃圾桶里,戴好手套的手接觸患者的衣服。
◆ 點評
在醫院里一般會有兩種顏色的垃圾袋,其中黑色的是放生活垃圾的,黃色的是專門用來放醫療廢棄物的。使用過的無菌手套屬于醫療廢棄物不能丟在生活垃圾桶里。
劇情吐槽點5:抽血200毫升化驗太多了吧?
◆ 劇情
劇中出現抽血200毫升化驗,有觀眾質疑抽血量太多。
◆ 點評
一般抽血化驗2-4毫升基本就能滿足檢驗科用量了。最多抽血10毫升已經算是多的了。抽200毫升的血化驗不但沒有必要,也沒有任何醫學道理。
劇情吐槽點6:掛9%生理鹽水太不靠譜了吧?
◆ 劇情
在劇情中,出現了給患者掛9%的生理鹽水等“醫囑”,被網友戲謔“腌咸菜”。
◆ 點評
醫療用的生理鹽水一般是0.9%的氯化鈉水溶液,因為它的滲透壓值和正常人的血漿、組織液都是大致一樣的,所以可以用作補液以及其他醫療用途,9%的生理鹽水顯然不科學。
原標題: 看醫療劇必知哪些醫學常識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