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匯圖知水 布網防水 開門管水
2014年12月02日 來源: 臺州日報 林苗苗

  水是生命之源,生態之基。

  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戰略部署后,三門縣搶抓機遇,迅速行動,委托省測繪院,于今年6月份在全省率先創建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走出匯“圖”知水、布“網”防水、開“門”管水這一富有三門特色的治水路徑。

  據了解,該平臺充分借鑒天地圖·三門、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融合申報、管理、監督、考核4大工作機制,建有足跡展示、治水百科、信息匯展、移動督導、百姓投訴等7大子系統,涵蓋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5方面內容。

  三門縣委書記董服標表示,從靜態到動態,從封閉到開放,這個平臺的運用,顛覆了傳統的治水理念,開啟了科技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的全新模式,有效推動三門經濟轉型升級。

  三門的這一實踐,得到省市有關領導的肯定,引起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近10家中央主流媒體的關注。

  依托地理信息,匯聚作戰圖表,打造政府決策“參謀部”

  三門縣委辦主任、治水辦副主任張玉明,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便是打開電腦登錄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獲取相關信息。他說,自建了這個平臺,身邊就如多了個“參謀”,有助于對治水詳情的全盤掌控。

  全縣有多少條河道,河長怎么分布,河道周邊污染源在哪,水體水質怎樣?該縣以“天地圖·三門”為基礎,整合匯聚水利、建設規劃等11個部門、10個鄉鎮(街道)、103條重點河道、329個治水工程的海量龐雜數據,空間化、智能化地標示在地圖上,做到全而不亂、檢索方便、提取快捷。

  11月26日,縣治水辦信息中心主任高壘為記者作了現場演示,打開“治水作戰”模塊的“綜合匯展系統”,只見電腦左側排列著治污作戰、河道考核、農村治污項目等7個子項,而點擊“農村治污項目”時,需擴面改造村、需全面治理村、已完成整治村以不同色彩的圓點,清晰顯示出來,旁邊還附有圖例。輕點“更多”,鄉鎮、村名、整治時間、保潔員人數等一一展現。

  不僅如此,該平臺還具有填表申報、進度統計、綜合分析等功能。以農村治污項目為例,點擊查詢按鈕,即刻彈出一張反映施工進度的柱狀圖:亭旁鎮32個村,珠岙鎮17個村,海游街道12個村……圖表結合、相互比對、縱橫分析,結果一目了然。“一張張作戰圖,從墻上搬到網上,變靜止為動態,一改過去多部門‘管水’產生的信息‘孤島’現象,破解了部門間重復建設、難協調等問題。”縣委副書記、治水辦主任潘崇敏表示。

  運用科技手段,密布監測網點,充當實時防控“千里眼”

  石羊溪全長3.08公里,是貫穿縣城老城區和大湖塘新區的唯一河道,擔負著排洪、防澇重任。由于沿溪兩岸老屋密集、道路狹窄,導致污水管道無法徹底改造,居民只能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溪中。久而久之,昔日的母親河逐漸淪為排污河、臭水溝。

  清淤、截污、駁岸、生態補水……一場保衛母親河的攻堅戰由此打響。同時,該縣還在這條溪的不同路段安裝了3臺視頻監控器。“一個小小的監控器,作用可不小。自從裝了這些設備,我們足不出戶就可通過信息平臺連接到監控點。現在亂排現象少了,他們都擔心被監控到。”治水辦負責工程建設的羅振華說,在這些組合拳的共同作用下,石羊溪的自然生態大有改觀。

  該縣對49座重點水庫、46處地質災害點布下監測網,進行實時防控,確保在第一時間了解布點范圍內雨水情況,提高防災抗災應急水平。另外,還在重點排污企業、縣改造提升河道、重點流經河段等處新增149個監測網點,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水質監測。

  自動識別監控數據,是平臺的另一特色。水位超標、水量超高等信息,在地理位置上顯示紅色或黃色;水質不達標監測點位,以藍色或褐色進行標示……縣治水辦副主任王忠強說,這些密布的網點,是“千里眼”和“警報器”,為科學分析提供了有效依據。

  今年以來,該縣增設避災點37個,劃定水生態功能區13個,接到水質預警報告12次,查處源頭超標排污企業3家,刑拘7人。

  借助移動終端,廣開監督大門,吹響全民治水“集結號”

  陳翔是海潤街道的巡查員,每天都要到所管轄的河道走幾圈。11月27日,在園里溪巡查時,發現有菜葉,就掏出平板電腦拍照,把問題、地點、整改措施等上傳到平臺。隨后通知保潔員陳彩貴馬上清理。

  這個平板電腦就是縣里配的移動終端,督導員一發現治水問題,馬上現場拍照下發督辦通知單。縣治水辦督改隊成員周愛明,對這個終端愛不釋手,他說,現在一個月能整改企業排污、違法建筑、牛蛙養殖等48個問題,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名字、手機、河道、保潔時間……省測繪院工程師王樺每點擊平臺的一個腳印,就跳出這些信息。原來,該終端還裝有GPS定位系統。他說,平臺上一串串腳印,記載了保潔員日常的保潔軌跡。與之相匹配的,該縣給1000多名保潔員都配了手機大小的定位儀。他們一上班就打開設備。陳彩貴說,定位儀既可監督工作,還可省去紙質簽到環節。

  此外,平臺還開辟公眾投訴模塊,只要手機下載個軟件,百姓即可參與治水。近日,一俞姓市民發現懸渚溪漂有垃圾,拍下并上傳到平臺,投訴很快得到回復,垃圾也被迅速清理。目前,平臺已接到隨手拍、在線和電話投訴200多條,問題有效處置率達95%。

  聯動推進“五水共治”,既是黨委政府的目標,也是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縣委副書記、縣長邱士明說,讓藍圖變為現實,不光靠黨委政府推動,還要集結全社會力量。只有如此,才能譜寫出“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新篇章。

原標題: 匯圖知水 布網防水 開門管水

標簽: 治水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