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本報報道了位于杭州下沙的“暗黑料理”,它們藏身于當地的一些農居房和商鋪內,廚房環境臟亂差,食品安全隱患嚴重,顧客以大學生為主。
報道引發不少讀者的強烈反響,有大學生表示,報道中提到的那家“回家湘木桶飯”,自己點餐過很多次,沒想到看似可口的飯菜背后,卻是如此觸目驚心的衛生狀況。
昨天上午,由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牽頭,聯合開發區市場監管局、環保局、公安、行政執法大隊、下沙街道五家單位,對高沙社區的黑外賣餐館進行了整治。這也是今年9月開展針對黑外賣的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第13次聯合整治。
目前,高沙社區一共有7家黑外賣餐館還在從事違規經營活動,成為這一輪聯合整治的重點檢查對象。由于這7家已全部轉為地下經營模式,幾乎一整天都是“鐵將軍把門”,很難抓到現行。
昨天上午,多組巡防人員已經早早地守在了這幾家餐館的門口,利用這幾家買菜進貨開門的時機,進行突擊檢查。
聯合整治中發現,7家中有4家仍在正常接單經營,里面的情況如出一轍的臟亂差。
其中一家餐館的老板倪建鋒說,原先有多家網站與他們合作,但現在只剩兩家了。在“淘點點”上,他們的店叫“歐巴肉多多”,在“餓了么”上,又叫“好多肉”。
在申請時,網站是否會對營業資質進行審核?倪建鋒說:“當時‘淘點點’的原話就是,你如果有營業執照最好,沒有的話,去網上PS一個也可以。”
根據無證無照餐飲經營的相關規定,執法人員對這些店家的經營工具進行了暫扣。
而另外的3家餐館從昨天早上起,就沒有開過門,各種跡象也證實,里面沒有營業的動向。包括之前本報報道過的“回家湘木桶飯”,昨天也沒有營業。
執法人員表示,這幾家可能只是今天沒有經營,還需后期繼續觀察核實。
7家“地下餐館” 4家被暫扣經營工具
昨天,整治小組也向存在違規行為的餐館的房東開具了《告知書》。告知書上明確要求,房東必須在7個工作日內收回該經營場所,否則將追究房東的法律責任。
開發區治理無證無照餐飲辦公室工作人員韓友夫說:“今年上半年,不少房東還存在一些抵觸情緒。不過,由于違規餐館經常遭到取締,也間接影響了房東的利益,所以現在房東的配合度還不錯。”
由于黑外賣的餐館總是不斷玩出新花樣,開發區食安辦也要求各個社區加強日常監管,每半個月就要上報一次新的動態信息,了解轄區內餐館的新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排摸。
開發區食安辦的工作人員王淑玲說:“目前對黑外賣采取零容忍的態度,一旦發現,直接查處。如果稍有松懈,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只有不間斷地查下去。”
據了解,今天,聯合整治還將來到云水社區繼續進行。
前天,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餓了么”網站存在對“黑外賣”放行的情況。
昨天,記者來到該網站杭州分公司,分公司總經理杜賀偉承認,公司的確對某些送餐餐館缺乏相應的資質審核,后期的監管措施也沒有跟上。
目前,“餓了么”杭州分公司已經通過上海總部向杭州市相關政府部門提交了整改計劃和措施,接下來,將會進行大規模的整改。
杜賀偉說,“餓了么”網站現在下沙地區上線的外賣餐館一共有200多家,按照初步計劃,將會根據網站上的餐館名目,對照清單,一一實地查看,是否具備正規的經營證照。合規的會繼續保留,不合規一律下線,現在已撤下了二三十家餐館。
同時,還將加強餐館上線的前期監管審核,并且在總部的整改措施下來之前,暫時不會有新的餐館上線。
針對前期居民反映強烈地隨意粘貼宣傳廣告的行為,杜賀偉也表示,目前已嚴令禁止,將會派出工作人員去小區逐一進行清除。
在這次聯合整治中,發現了不少新問題。
比如,部分具備證照的餐館,擅自改變營業方式。原審批的證照,經營范圍是堂食,但是實地檢查中卻發現,餐廳堂食區餐桌散亂,臟亂不堪,似乎無人光顧,而同時,廚房里卻熱火朝天,堆滿了做好的飯菜和打包盒。
店家只好表示,他們現在不做堂食了,全部做外賣。
對此,執法人員表示,由于已超出規定的經營范圍,將被列入重點監控,以規范經營行為。
還有不少以前查處過的餐館,老板不做后,把房子租給了下家,下家繼續從事無證外賣。
其中一家餐館老板表示,他們前兩天才剛剛簽的約,正在籌備中,還沒辦證照,打算先去外賣網站上登個記,開始送餐服務。
執法人員表示,這種被查封關停的店家經常一轉了之,而接手后從事的還是無證外賣送餐,于是呈現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態勢。。
還有一些店家,就算被暫扣了經營工具,他重新買一批回來繼續經營。因為一套廚具的價格只要幾千元,靠一兩天的營業額,就可以把損失賺回來。
原標題: 趁買菜進貨之機 端掉四家地下“黑外賣”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