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取眼蟲”
前天下午,在市區斗潭菜市場附近一家小服裝店里,五六位六十來歲的大媽圍在一起,兩名操著外地口音的中年婦女正在為大媽“取眼蟲”。隨后,中年婦女開始走街串巷地吆喝著“取眼蟲”。她們沒有醫療器械,兩根截成十厘米左右長的筷子,就是她們“取眼蟲”的工具。
技藝“高超”
——在眼中取“活蟲”
“大姐,平時眼睛癢吧,讓我來幫你取下蟲,取了就不癢了。”當天下午,在斗潭菜場附近一服裝店里,一位中年婦女熱情地招呼著。另一位也搬來凳子附和道:“大姐,過來這里坐,我們幫您取蟲,只收您十塊錢。”眼看著圍觀的人多,但愿意坐下來取眼蟲的人少。此時,其中一位中年婦女拿出筷子,隨手在一位抱著小孩的大媽右眼皮上撥弄了幾下。這一撥弄還真給她撥弄出了幾條白色小蟲。
“你看你看,這蟲子真的是從她眼睛里出來的嗎?”
“對啊,我看她筷子干干凈凈的,就像是從眼睛里取出來的。”
“眼睛里真有這么多蟲子嗎?好惡心啊。”圍觀的大媽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覺得不可思議。終于,服裝店老板娘坐在了板凳上。
“取眼蟲”的中年婦女先在她的太陽穴上按摩了幾下,又在鼻梁上拔了幾下,就開始表演她“取眼蟲”的“絕活”了:左手上的筷子輕輕地放在上眼皮的下方,右手上的筷子在上眼皮上不斷地撥動、按壓。說來也奇怪,就在她這一撥一壓間,不少白色的小蟲掉落在眼皮下方的那根筷子上。
那名婦女把筷子展示給圍觀的大媽看,“你看看,還是活的,都還在動。”記者也湊上前去看了幾眼:這些蟲子白白的,大概只有三毫米左右長,很像小小的蛆。
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又有三四位大媽坐下來取眼蟲。一位買菜的大媽經過附近,說自己平時眼睛很癢,但又怕她的筷子不干凈造成交叉感染。
那名婦女問隔壁做餐飲的老板拿了一雙一次性筷子,沒想到換了筷子,仍舊能從眼中取出蟲來。圍觀的大媽更加深信不疑了。
旁觀者清
——只是場魔術而已
看到記者拿出了手機拍照,其中一名婦女警覺地朝記者看了一眼。等到她的同伴忙完手上的活,兩個人就以還要到別的地方做生意為由離開了。
記者問了剛剛因為眼睛癢而“取眼蟲”的大媽,她也答不上到底眼睛還癢不癢,只覺得花錢不多試一試也不妨。反倒是周圍另一位同樣“取了眼蟲”大媽跟記者說:“我覺得取了以后眼睛很舒服。我是親眼看到她把蟲子從眼睛里取出來的。”
隔壁賣薄餅的老板娘則一直在笑,她對記者說:“你說,這么多活的蟲子在你眼睛里,感覺不到嗎?”
老板娘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很老的騙局了,很多年以前,就有人到村子里“取眼蟲”、“取牙蟲”,那時候就有人說是假的。只是沒想到現在,同樣的騙術還是有這么多人上當。
“眼睛里怎么可能有蟲子,這都是變魔術罷了。”老板娘一語揭穿“謎底”。
醫生揭密
——“這肯定是假的!”
記者帶著照片咨詢了市人民醫院眼科門診副主任醫師劉凌,劉醫生聽記者敘述完整件事情,非常肯定地對記者說:“這肯定是假的!”
劉醫生告訴記者,所謂的眼蟲,這是真的,醫學上是指眼睛里長了寄生蟲。在以前舊中國,衛生條件差,人們吃沒熟的豬肉、青蛙肉等,如果這些肉類中還有沒殺死的寄生蟲卵,吃了以后就有可能長眼蟲病。
“但現在衛生條件好了,這種患病概率非常低。”劉醫生說,他在眼科的這十幾年來也就發生一兩例,所以決不可能出現記者看到的“每個人眼中取出來十幾條蟲子”的場面。更何況,就算眼睛里真的有寄生蟲,必須借助醫療器械才能取出,并不是兩根筷子就能辦到的事情。這兩名婦女一定是用了障眼法。
有些市民會感覺到眼睛癢,這并不是眼睛里長蟲子。最常見的原因是結膜炎,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比如細菌感染、過敏、干眼癥等。另外,劉醫生還提醒市民,這種走街串巷以筷子取所謂“眼蟲”的方法,不僅不衛生,還有可能損傷眼睛,造成眼表受損。因此不要輕易去嘗試。
原標題: 眼中能取出一條條白色的小蟲?市民們請警惕防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