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下面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吧。
病因
(一)基本病因
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2、損傷
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
椎間盤在成年之后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即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造成髓核突出。
4、遺傳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家族性發病的報道,有色人種本癥發病率低。
5、腰骶先天異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畸形和關節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生退變和損傷。
(二)誘發因素
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臨床分型及病理
從病理變化及CT、MRI表現,結合治療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1、膨隆型
纖維環部分破裂,而表層尚完整,此時髓核因壓力而向椎管內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這一類型經保守治療大多可緩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僅有后縱韌帶或一層纖維膜覆蓋,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狀,常需手術治療。
3、脫垂游離型
破裂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或碎塊脫入椎管內或完全游離。此型不單可引起神經根癥狀,還容易導致馬尾神經癥狀,非手術治療往往無效。
4、Schmorl結節
髓核經上下終板軟骨的裂隙進入椎體松質骨內,一般僅有腰痛,無神經根癥狀,多不需要手術治療。
臨床表現
(一)臨床癥狀
1、腰痛
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發生率約91%。由于纖維環外層及后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
雖然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經痛,但臨床少見,不足5%。絕大多數患者是腰4~5、腰5~骶1間隙突出,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典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癥狀。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間盤產生化學物質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應使神經根發生化學性炎癥;②突出的髓核壓迫或牽張已有炎癥的神經根,使其靜脈回流受阻,進一步加重水腫,使得對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壓的神經根缺血。上述三種因素相互關連,互為加重因素。
3、馬尾神經癥狀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游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臨床上少見。
(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征
1、一般體征
(1)腰椎側凸是一種為減輕疼痛的姿勢性代償畸形。視髓核突出的部位與神經根之間的關系不同而表現為脊柱彎向健側或彎向患側。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經根內側,因脊柱向患側彎曲可使脊神經根的張力減低,所以腰椎彎向患側;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經根外側,則腰椎多向健側彎曲。
(2)腰部活動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動受限,急性期尤為明顯,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顯,因為前屈位時可進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對受壓神經根的牽拉。
(3)壓痛、叩痛及骶棘肌痙攣壓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與病變的椎間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陽性。叩痛以棘突處為明顯,系叩擊振動病變部所致。壓痛點主要位于椎旁1cm處,可出現沿坐骨神經放射痛。約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痙攣。
2、特殊體征
(1)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患者仰臥,伸膝,被動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經根有4mm滑動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窩不適。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神經根受壓或粘連使滑動度減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內即可出現坐骨神經痛,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在陽性病人中,緩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這時再被動屈曲患側踝關節,再次誘發放射痛稱為加強試驗陽性。有時因髓核較大,抬高健側下肢也可牽拉硬脊膜誘發患側坐骨神經產生放射痛。
(2)股神經牽拉試驗患者取俯臥位,患肢膝關節完全伸直。檢查者將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髖關節處于過伸位,當過伸到一定程度出現大腿前方股神經分布區域疼痛時,則為陽性。此項試驗主要用于檢查腰2~3和腰3~4椎間盤突出的患者。
3、神經系統表現
(1)感覺障礙視受累脊神經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陽性率達80%以上。早期多表現為皮膚感覺過敏,漸而出現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因受累神經根以單節單側為多,故感覺障礙范圍較;但如果馬尾神經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則感覺障礙范圍較廣泛。
(2)肌力下降70%~75%患者出現肌力下降,腰5神經根受累時,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經根受累時,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變亦為本病易發生的典型體征之一。腰4神經根受累時,可出現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為活躍,之后迅速變為反射減退,腰5神經根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骶1神經根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反射改變對受累神經的定位意義較大。
兒童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兒童也患腰椎間盤突出癥,這通常是由于孩子的青春期提前,軟骨板骨化迅速,椎間盤發育不完全,使椎間盤的柔韌性不足。腰部肌肉的力量也明顯不足,在突然受外力時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同時,孩子學習壓力較大,坐姿時間過長,易引起腰部肌肉勞損。兒童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在生活中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不良姿勢:
不良姿勢是引起脊柱病的直接原因,腰背肌鍛煉對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有較好的效果。
2、加強積極鍛煉:
加強腰背肌肉鍛煉,因為強健的腰背肌肉對腰椎有維持和保護作用。游泳等都是鍛煉腰背肌肉的好方法。
3、注意腰部保暖:
注意保暖防寒,寒冷濕氣侵襲人體,可使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乳酸、肌酸等并刺激肌肉組織形成惡性循環,使肌肉處于痙攣狀態,久之可使肌肉纖維變性,發生慢性勞損,從而引起腰椎間盤突出。
4、注意科學飲食:
注意飲食結構,保持標準形體:從小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在劇烈運動前,先要做好準備活動,且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和學會自我防護;
5、注意規律生活:
由此可見,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是預防各類疾病的必要條件。所以,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和營養的多樣化都是預防兒童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因素。
原標題: 腰椎間盤突出癥狀有哪些?兒童應該如何預防?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