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紅楓、金發,好一幅炫麗畫卷;青磚、碧瓦、老屋,好一派鄉村古韻。11月22日上午,天臺縣南屏鄉在近百名專業攝影師的聚焦下,展示著金秋最美麗的風景。

入秋后,南屏鄉南黃古道兩側的楓葉漸紅。這里是全國八大賞楓基地之一,更有江南最美古道美譽。自元代起,俗稱“南山”的南屏,就因“南山秋色”而聞名。眼下,隨著鄉村休閑游成為旅游熱點,至今仍保存著原生態的南屏鄉受到了游客的追捧。每到雙休日,通往南屏的公路上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目前,該鄉年接待游客量已達40萬人次。
當人們陶醉于古道紅楓時,當地還有一片獨特的風景——古村落群正在掀開神秘的面紗。南屏鄉保留著古樸農村獨有的田園、山水風光,沒了都市的喧囂,只有獨特的返璞歸真和原汁原味的古村神韻,既似兒時夢里的“老家”,又仿佛令人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最近,因一批外籍女模來到鄉里踏古道、尋古村,這個偏僻的山區再度成為網絡的熱點。
南屏鄉古村落群包括下湯村、山頭鄭村、前楊村和翠東村。鄉長谷峰頗有詩意地描述了古村生態之美:“這里山巒疊翠,碧水依繞,田疇平遠,阡陌交通。綠樹掩映著整潔古老的房舍,巷陌幽深隱藏著千年古跡,讓人時不時有發現的驚喜。”
南屏鄉山頭鄭村歷史上曾長期作為南山的中心,被稱為“小上海”。徜徉街頭巷尾,能夠見到幾十幢已有近百年歷史的洋房。在偏僻的山區,這樣的上檔次建筑風格十分罕見。當地村民鄭丙勤老人自豪地告訴我們,平常山區見到的老房子大多是木結構,像這種洋房很少見。他說:“這里面有水門汀澆筑的陽臺20多個,水門汀就是現在叫的水泥,算起來它們應該是天臺民居中最早的水泥陽臺了。”
村中的千米老街向來為南山最為繁華的街道,舊時為天臺“十大市之一”。走在這條古街上,沿途可見保存較好的過街樓、“通德里”茶樓、和瑞當鋪舊址、恩光牌門遺址、羅將軍廟等遺跡。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來自上海的陳林先生說:“這里民國年間的建筑比較多,在這里走上一走,會產生一種穿越的感覺。”
“吃農家飯、體驗農家生活”是南屏古村生態之旅的特色。在前楊村,記者看到當地一批老人、婦女在自家門前展示農技絕活表演,包括搓稻草繩、打草鞋、搖紡車、編竹籃、打竹席、織布帳等。不少游客興致盎然地參與其中,體驗了一回淳樸的鄉土文化和農家生活。
該鄉黨委書記曹潔華表示,南屏“無中生有”發展生態旅游,從以前的沒有游客到現在的游客如潮,證明通過“靠山吃山”來實現山區經濟轉型之路是走對了。
原標題: 南屏:古村生態之旅迎客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