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陜西男子挖出新石器時代石斧 官方收繳后獎100元
2014年11月13日 來源: 華商報

  圖據微博

  微博配圖

  【他挖出一把“石斧”上交后獲100元獎勵】2011年洛南縣農民雷軍政挖地時撿到石斧一把,一直不舍得賣。近日縣博物館給他做了工作,說這是新石器時代文物,收繳石斧后獎勵他100元。近日上交12件青銅器的魏炳祥得到1萬獎勵,上交古劍的李磊得到500元獎勵。上交文物能否出個明確的標準呢?華商記者田德政

  相關新聞:

  陜西男子上交戰國古劍獲獎五百元

  據華商報報道,10月26日凌晨,丹鳳縣龍橋水泥有限公司員工李磊在作業時發現約3000年前戰國青銅古劍,11月2日,該縣文物部門對主動上交古劍的李磊頒發了榮譽證書和500元獎勵。

  農民撿到商代青銅樽上交文物部門獲3千元獎勵

  新華網西安11月11日電(馮國、單慶華)陜西省城固縣一農民近日在基建土堆中意外發現一件毀壞的青銅器,上交文物部門后,經專家初步鑒定竟然是商代晚期的青銅樽,距今已有3000多年。

  目前,城固縣已給武靖遠頒發了《榮譽證書》和3000元獎金。專家分析,這次發現的樽和1964年在城固寶山鎮發現的青銅樽近似,應當與四川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樽大致為同一年代,可為當時川陜文化交流的物證。

  中國青年報:上交珍貴文物,應重獎

  上述新聞再次引發網友的質疑:獎金太少,與文物價值嚴重不匹配。為此,一些網友譏諷老人太“傻”,并表示自己不會做這樣的“傻帽”。甚至有網友說,寧愿將銅盆砸了也不交國家,或者寧愿留在家里當夜壺用。話說得很難聽。

  不過,網友的牢騷反證了一個事實,即對上交珍貴文物的公民給予微薄的獎金不但沒起到激勵作用,反而產生了反作用,教會他們不要做武某這樣的“傻帽兒”。

  平心而論,我們不能指責當地政府“摳門兒”,因為2007年開始實施的《文物保護法》第十二條雖然規定,“發現文物及時上報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護的,由國家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但并未明確獎勵標準和辦法,怎么獎,獎多獎少,還是政府一句話的事。排除不獎的不說,從給予獎金的幾起事例看,獎額都不高,多是意思意思,聊勝于無。

  話說回來,由于文物價值難以估量,且種類繁多,有多少埋在地下、藏在水里不為人知,國家不可能制定具體的獎勵辦法,只能表個態,給上交行為提供獎勵的法律依據,操作權限就交給地方了。

  那么,地方又該如何操作呢?鑒于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地方財力強弱不一,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制定出臺適合本地情況的獎勵標準。標準宜粗不宜細。比較可行的辦法是,根據文物的等級來確定獎額度。如經文物專家鑒定,某某上交的文物屬于國家一級文物,給予5萬元獎勵,二級文物給予3萬元獎勵,依此類推,具體數額由各地自定。

  如武某上交的商代銅盆,經專家鑒定,為商代身份地位極高的人在宴席過程中使用的一件酒器,制作工藝非常考究,代表著當時最高工藝水平,對研究漢中乃至陜、川等地早期歷史進程、文化發展,以及氣候和水土變化等有著重要考證作用,價值極高,因此對武某理應給予重獎。同理,對上交楚國青銅劍的李磊也應給予重獎。

  困難在于,這筆獎金由誰出?文保部門是清水衙門,根本無力支付獎金。錢還是應該由政府想辦法解決,文保部門只負責對文物真假和等級的鑒定,然后給出獎勵辦法。如財力許可,最好由政府單列一塊財政專項基金用于文物保護。這一點,廣州市已經在做了。今年9月9日,廣州市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廣州市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的請示》文件,基金總金額為3億元,設立年限為5年,每年使用額度為6000萬元。該資金除了用于需由政府財政承擔費用的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等以外,還用于對文物保護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或個人的獎勵。像陜西、河南等文物大省尤其需要設立這樣的專項資金。

  重獎上交珍貴文物的公民,不僅有助于減少公民私自藏匿文物的現象,還能遏制文物走私、與境外商販暗中交易的違法行為,茲事體大,應該引起政府重視。

原標題: 陜西男子挖出新石器時代石斧 官方收繳后獎100元

標簽: 文物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