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文化 正文
庫克出柜:基督傳統與自由主義的美式博弈
2014年11月03日 來源: 鳳凰網

  美國蘋果公司CEO庫克30日公開發布聲明,宣布出柜。聲明中,他不僅表示為自己是同性戀而自豪,還稱自己的公開舉動是激勵同性戀者的平等觀念,是為通向正義的陽光之路添一塊磚。從事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學和現代性研究的學者劉擎認為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傳統和自由主義沖突并融合的國家,這既帶來價值問題上的撕裂,也造成美國政治的兩極化,比如同性戀和墮胎問題。自由主義一定是大勢所趨,但其也有自身的問題,需要停下來、想一想。

  自由主義的文化,其實跟基督教傳統本來是有淵源的。它脫胎于基督教文化,但是在日常的倫理生活中,它們會有緊張。這種緊張包括個人生活方面,像同性戀的問題本來也可能是一些私人的問題,但同性戀婚姻就公共化了。而且在總統候選人的競爭、議會的選舉當中,同性戀問題包括類似的墮胎問題,相應態度會影響選民的投票。在這方面,一個沒有基督教文化的中國人是非常難理解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的這樣沖突在里面。

  其實包括美國價值觀在內,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是完全同一的均質化的體系,這里面都有多樣性和內部的緊張。對美國沒有深入了解的外人看好像不太理解,一方面它是一個最現代的國家,另外一方面它是基督教傳統非常強的國家。這個不僅和其他非基督教國家,主要是跟歐洲比,在美國信眾的比例大概高達90%左右,其中這90%里面又有80%、90%是官辦意義上的基督教徒。這是美國這個國家特別特殊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特別現代,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宗教的傳統。這個和我們對現代化的一般理解不太一樣,一般的理解是宗教和迷信混為一談,認為越是現代,就越是世俗化,宗教就越是遠離。但在美國,它的現代化只是意味著在法律意義上政教是分離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宗教隱退,甚至在政治上比如說美國總統就職的時候會按照《圣經》來宣誓,這個在歐洲國家特別在法國會匪夷所思。還有美國會說GodblessAmerica這個也,在歐洲不可能的,歐洲的立場是更加世俗化的。

  在美國的價值觀念當中,自由主義在某種意義上脫胎于基督教,它吸收了基督教當中的個人主義和人的尊嚴平等這樣一個面相。但是到后面,自由主義又跟基督教的教義發生沖突,比如說基督教的個人主義和平等還是在上帝的意志之下,但是自由主義發展以后,個人就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是個人屬性的,這個很重要。就是說,在基督教那里,我們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我們共同遵守上帝的律法,但是在世俗化的自由主義那里,特別是啟蒙運動之后自由主義發展到了我個人為自己立法,上帝沒有了,自由主義終于脫離了基督教的母體。那么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很多習俗、傳統的價值觀對于自由主義者來說怎么理解和詮釋就變得非常有爭議,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對世界、對傳統、對道德的看法,道德的統一性失去了。這個就表現在像墮胎、同性戀這些問題上。

  庫克的出柜宣言我還沒有看,但聽說他把自己跟馬丁·路德·金的這個傳統連在一起,我覺得這在一定意義上是說得通的。因為在民權運動的1960年代,五六十年代開始的到六七十年代達到高峰的這樣一個文化激進主義中,他們的核心只是強調人的生活、人的認同和人的信念都是多樣的,但是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有同等的權利獲得社會的承認。在這個意義上,同性戀和女權主義誕生,就是說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和政治生活中,不應該看人們的這些差別來區別對待他,種族也好、性別也好、肌體也好、包括性取向也好,它是一個去差異化的過程。這種去差異化很有意思。去差異化是在社會權利的意義上去差異化,但是去差異化就是為了要保留差異化,換句話說,我們在社會文化、政治權力和法律意義上接受所有的差異,對這種差異不敏感是為了讓這些差異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生活。在這個意義上,他(庫克)是跟民權運動一致的。

  當然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立法者、道德的制定者,那么社會會不會出現道德價值的混亂和碎片化。這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自由主義者除了強調個人自由要以不侵害別人的自由為限度以外,沒有施加任何其它的限制。也不是沒有限制,只是“我”的自由和“我”的權力不能侵犯別人的同等的權利這個性質還是太弱了一點。因為這樣的話,所有的自由行為都是可以的,比如包括賣淫,毫無問題,甚至更極端的例子在歐洲發生過,有人在網上征集自愿被活著被吃掉,那么按照最極端自由主義說這也是道德無涉的事情,一個愿意被吃,一個想吃。這些事情會給我們的道德帶來很大困惑。

  另一方面,什么叫做極端,什么叫做適度。在以前看來,同性戀已經是夠極端的事情了。對美國這樣一個社會來說,什么時候自由主義的進展能夠受到傳統社會的一些價值和觀念包括基督教的宗教傳統的約束,同時又能夠讓大家有自由的空間,這個平衡點在哪里,這是特別值得討論的問題。因為社會生活要有一個共同感,這個共同感是基于某種最核心的共同的價值和道德。美國社會為什么經常會有爭論,是因為它有兩個東西,我認為是雙核心,一個是基督教傳統的價值,另外一方面是自由主義價值,這兩方面都能夠凝聚很多人,所以形成保守派和自由派。但是由于基督教傳統和自由主義之間是有緊張的,所以也會造成社會的分裂。社會在很多價值問題上造成撕裂,然后會帶到政治的公共議題當中,可以造成美國政治的兩極化,這是他們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現在很難解決的問題。

  根據調查數據的顯示,自由主義的形式在不同時代是不一樣。我個人的感覺是一直在曲折的擴展和推進。在六七十年代有一個所謂文化反叛運動,那時候特別激進,但是后來又有點回潮,然后它又會往前走。像最近一些州的法律,同性戀已經被允許合法結婚了。特別是在受到更多教育的人群和年輕人當中,包括現在有一些基督教的信眾也有比較原教旨主義的和比較溫和的,他們有的時候甚至有人重新闡釋《圣經》,也認為這個同性戀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整個社會的趨勢是在漸漸的緩和的向自由化的方向發展,不是沒有阻力,但是趨勢很明顯。但這也恰恰是他們的危險,就是在什么時候要停下來,或者在什么時候要想一想。

  保守也有很多內容,政治上文化上經濟上都是不同的。政治上的意思是小政府主義,經濟上是更大的自由市場,文化上反而是國家要干預個人的,比如說像家庭價值啊,再比如truelovewait(真愛等待運動),就是倡導保守,保留自己的貞操直到結婚。保守派有的時候強調國家不要管(經濟),但在文化上又好像要國家提倡某種道德的。所以保守的意思不是那么容易說清的。

  劉擎,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思想史,西方現代政治哲學,現代性問題。主要作品有評論隨筆集《聲東擊西》、論著《懸而未決的時刻——現代性論域中的西方思想》、譯著《言論自由的反諷》、譯著《以賽亞·伯林的遺產》。現為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西方思想史專業博士生導師。

 

  

 

原標題: 庫克出柜:基督傳統與自由主義的美式博弈

標簽: 自由主義 基督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