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飛鵬
自免征購置稅政策的出臺,以及一系列節能補貼政策的刺激下,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將目光從傳統燃油汽車領域轉投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消費理念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車時所考慮的重大因素之一,這也意味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市場化發展過程中有望迎來突圍契機。
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
今年來,受多重利好政策刺激,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明顯提速,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生產20692輛,銷售20477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產銷量已超過去年全年數量。
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85輛和11777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07輛和8700輛,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中,絕大多數都是自主品牌汽車,如北汽E150EV、比亞迪E6、騰勢、江淮和悅IEV以及榮威E50等。
據悉,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井噴,單月銷量達到9000多輛,同比增逾7倍,環比實現翻倍。多數分析師認為,四季度新能源汽車出貨月均銷量將超萬臺,全年銷量可能直指8萬輛。
在新能源領域,一馬當先的自主品牌車企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以及大巴的銷量,加上在手的訂單,已突破萬輛大關。有數據顯示,比亞迪前三個季度新能源乘用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1391輛和11477輛。其中,混合動力汽車“秦”累計生產9473輛、銷售9374輛,純電動汽車e6累計生產2017輛、銷售2004輛。“秦”的產能也在逐月爬升,9月份“秦”生產1700輛、銷售1667輛。比亞迪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目標約在2萬臺。據了解,比亞迪純電動大巴K9今年的訂單量在3000-5000輛,年內出貨量約2000臺;純電動汽車e6實際出貨量大約在3000臺。
據比亞迪相關人員透露稱:“公司去年底推出的混合動力汽車‘秦’受到市場歡迎后,銷量大增,現在在手訂單大約是3000臺/月,但是年初分配的產能大約僅1000臺/月,如今需求是上來了,可產能卻成了問題。”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回暖,需求激增,但是電池產能低下越來越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比如,此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全部來自惠州工廠,該廠在滿負荷運轉狀態下電池產能大約僅有1.6Gwh,在剔除40%左右產能供應儲能市場的情況下,余下產能只夠滿足2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供應,這遠遠滿足不了未來的市場需求。因此,解決電池產能問題將會是新能源車企今后一段時間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
新能源品牌之爭性能為先
據筆者了解,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一般選擇合資品牌的消費者更看重汽車的品質和品牌價值,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對自主品牌的質量和性能信心不足;而選擇自主品牌的消費者一般更看重的是性價比,他們認為相同價格自主品牌配置更高,買車是為了實用而不是為了愛面子。那么,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者對于選擇合資品牌或者自主品牌還會和以前選擇傳統燃油汽車時持有相同的消費觀念嗎?自然是不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不管是注重品質的合資品牌還是注重性價比的自主品牌兩個都僅僅是處于起步階段,它們之間的差距并不明顯,所以消費者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更加注重性能與家庭需求功能。
臺州市大禹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的郟經理向筆者透露稱:“在新能源技術上自主品牌并不落后于合資品牌,像我們店里的比亞迪“秦”、e6等就很受消費者歡迎,再加上國家節能補貼以及免征購置稅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價格上占據明顯優勢,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因為品質、性能來選擇自主品牌,而不單單是因為價格劃算。”
市民趙先生是自主品牌車的鐵桿粉絲,他底氣十足地告訴筆者:“我朋友上個月剛買了輛比亞迪e6,不僅補貼多、價錢便宜,關鍵還好用,開了近一個月也沒出過什么毛病。自主品牌這幾年的發展確實不錯,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在國家的重視下發展更是迅速,從市場反饋來看口碑也很不錯。”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將會是自主品牌突圍的最佳時機,不僅是因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同處于起步階段,而且當下消費者的購車理念更加理性,對汽車性能、質量的關注度遠遠高于品牌,再加上國家越來越重視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研發和推廣,相信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自主品牌或將反客為主,重掌大旗。
原標題: 新能源車產銷量呈井噴 自主品牌或將突圍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