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景區應推行靈活票價制度,通過倒逼,充實旅游產業內涵,延長產業鏈條,開發一些特色旅游服務和產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10月19日,永安溪綠道彩虹跑開跑,仙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城東企業群服務隊等5支當地志愿者隊參與活動,推廣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人們多參加戶吳福明攝
今年十一長假,門票收入創新高
記者從市旅游局獲悉,今年十一長假,我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14.7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0.4億元。其中,市區景區共接待游客74.4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7億元。
在景區接待量方面,溫嶺、仙居、臨海分別以93.57萬人次、88.52萬人次、75.46萬人次分列前三強;在旅游門票收入方面,仙居、溫嶺、天臺分別以1387.7萬元、644.03萬元、465.5萬元位居前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仙居,在黃金周期間共接待游客88.5萬人次,同比增長33.7%。景區發展,帶動了仙居旅游業整體的快速提升。僅10月1日至10月4日,當地各大酒店客房出租率達到或超過100%,部分酒店應要求提供加床服務;各農家樂、民宿等長假期間的收入超9月全月的營業額,如白塔鎮的農家樂小明飯店,9月營業額在22萬元左右,長假期間營業額已逼近30萬元。
初步估算,長假期間,該縣各農家樂、民宿的餐飲、住宿總收入超1500萬元;各景區門票總收入1387.7萬元,同比增長41.3%。
從以上數據對比不難看出,門票收入,成為我市各景區收入最主要的來源。
多數景區患上“門票依賴”癥
2007年4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同一門票價格上調頻率不得低于3年。”此后,國內部分景區門票似乎跌入“三年必漲”的怪圈,這也成為被游客吐槽最多的內容。
臺州市政協特聘委員陳理斌梳理了一份材料,近年來,全國多地景區門票價格進行了上調。比如,江西婺源景區的通票價格由180元上調到210元,四川峨眉山的旺季門票價格從150元調整到了185元,湖南張家界龍洞景區票價從80元調整到100元……除了直接漲價,還有多個景區采取“一票制”形式的變相漲價,如去年4月10日開始,湖南鳳凰古城開始實施148元的一票制,即將原來免費的古城景區和南華山神鳳景區合二為一,向游客收取148元的門票。
與門票上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景區內游客可互動參與的項目匱乏,購物、娛樂等附加消費所占比重偏低,所謂的地方特色紀念品也千篇一律。有網友爆料,全國各地景區有同樣的特產,其實都是出自義烏小商品市場。
對此,陳理斌認為,景區頻頻漲價的首要原因是,目前景區發展產業比較單一,對門票的依賴性過高,尤其是以自然風景和歷史文化資源為基礎的景區,門票越限越漲。
“我國的風景名勝資源名義上屬國家所有,但具體歸各級政府及部門管理,門票和其他旅游經營收入,大多直接歸地方政府所得。”近年來,一些景區實行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改革,景區的經營權交給由政府主管部門組建的旅游開發公司,少數授權給民營企業經營。“但無論是政府直接經營,還是授權或委托企業經營,政府所得都與景區旅游經營收入息息相關,景區的經營成本增加,很可能以門票漲價的方式轉嫁給消費者。”陳理斌表示。
記者從市發改委查詢得知,近年來,我市景區價格變動不多,僅在2012年,臨海江南長城和玉環大鹿島風景區進行申報,江南長城門票從50元漲價至65元,該景點游客量每年約為82.7萬人次;大鹿島風景區從45元漲價至60元,該景點游客量每年約為4萬人次。
“門票即便漲價不多,但由于游客數量大,整體收入會增加很多。”陳理斌說。
推行靈活票價制度,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陳理斌建議,各地景區應推行靈活票價制度,通過倒逼,充實旅游產業內涵,延長產業鏈條,開發一些特色旅游服務和產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以仙居縣為例,除傳統觀光旅游之外,休閑度假越來越成為當地一大趨勢,鄉村特色旅游得到更大發展。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長假期間,仙居鄉村旅游點接待游客數量占全縣接待游客總數的20%以上,如石盟垟農家樂日接待游客2400人次,南峰山、括蒼山、綠道等休閑點接待游客每日均在3000人次以上。
括蒼山露營、下各魚塘垂釣、楊豐山爬山健身、淡竹野外燒烤等特色鮮明、風味獨特的旅游項目,成為今年黃金周旅游休閑的新時尚。
除此之外,陳理斌認為,我市景區可推行靈活票價制度。一是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旅游年票制、定期免票制、發放旅游消費券等優惠措施,實質性地降低門票價格,吸引游客。二是推廣錯時門票優惠,在非旅游旺季、非節假日等時段,根據景區人流量適當降低票價,對景區人流量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三是對以紅色旅游為特色的景區,強調其公益性,規定其門票的最高價,并予以國家財政扶持。對于著名的革命勝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具有特殊意義的景區,應大幅度降低門票價格直至免費開放。
原標題: 臺州旅游,還有多少門票經濟可以依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