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逾1萬美元的浙江,整體富裕程度堪比中等發達國家。但掃視這片“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困惑依然存在。對此,浙江給出了獨具特色的解決方案——實施山海協作工程。
群山盤結的浙西南衢州、麗水等地,舟山偏遠的海島漁村,是浙江的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杭州、寧波、嘉興、紹興等沿海平原,經濟則較為發達。12年前,浙江創造性地提出,通過沿海發達市縣與浙西南和舟山海島欠發達市縣開展對口合作,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
彈指一揮間,人間現傳奇。山海協作如今呈現出嶄新的發展格局:據測算,衢州、麗水兩市高達七成五的工業項目都是山海協作的結晶。多年的山海協作,幫助衢州初步形成了高檔特種紙、氟硅、食品飲料等特色產業,麗水初步形成了精工機械、竹木制品、中藥材種植和深加工、休閑養生養老等特色產業。由此,衢州、麗水的發展速度,一度領跑全省。
波瀾壯闊的“山”呼“海”應,結出了累累碩果。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計實施山海協作產業合作項目8803個,到位資金2940億元;培訓勞動力實現就業72萬人次;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項目2174個,到位資金7.86億元;累計幫扶低收入群眾增收30億元。
陸海聯動新格局
在遂昌縣云峰街道的一片群山環抱之中,各種重型施工機械一起“大合唱”,拓出一片寶貴的工業用地。這就是遂昌與諸暨共建的山海協作產業園,面積約8000畝,建成后將成為該縣最大的工業園區,一舉撐起遂昌的工業經濟。
在龍游縣的龍游—鎮海山海協作產業園里,娃哈哈、伊利乳業、禾川科技、維達紙業等一大批項目紛紛落地。9月中旬,維達紙業的第一張原紙如流水般滾到卷軸上,意味著這個總投資約22億港幣的項目正式投產,預計年可創利稅超2億元,占到龍游全縣的7%。
前年開始,我省嘗試部分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自由組合,在欠發達一方設立產業園,發達地區出資不少于1億元,共建產業園,這是山海協作近年來的一大亮點。目前,首批9家產業園已全部開工建設,有望給欠發達地區帶來源源不斷的內生發展動力,加快構建全省陸海聯動的新格局。
這批產業園將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發展特種紙業、紡織業、汽車零部件制造和農產品深加工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培育商貿物流、文化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到今年9月底,累計新引進產業項目92個,到位資金53.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超過一半。
創新機制共前行
山海協作,兄弟情深。為了幫助遂昌建好產業園,諸暨派出了副市長朱紅偉擔任產業園管委會主任,而遂昌則安排這名諸暨的干部擔任了縣委常委。在朱紅偉到任后的一個月內,諸暨與遂昌就敲定了全方位協作的框架,還醞釀兩地旅游資源互相開放、互免門票。
攜手往前走,就是要營造兩地一家親的氛圍。位于松陽的產業園里有以共建方命名的“余姚路”,許多建在山里的產業園被海那頭視為自己的“責任田”。
產業園建設,是山海協作的一次全新嘗試,山海兩地千方百計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位于衢江北岸的龍游—鎮海山海協作產業園在跟縣財經領導小組充分協商后,明確獨立核算、封閉運作的財政體系,取得項目抉擇、政策談判等方面的自主權,讓產業園發展輕裝上陣。
對“海”的真情,“山”倍加珍惜,全力推進項目落地。蓮都區推行局長代辦制,江山市實行“店小二”幫辦,松陽縣開展“一口受理,全程辦結”的一站式服務……
山海協作,并不是對“海”邊的產業轉移照單全收。龍游—鎮海山海協作產業園管委會主任潘群威說:“我們對高能耗、高污染項目一票否決,好幾個投資巨大的化工項目都因環保問題被婉拒。”
在教育、醫療、衛生、勞動力培訓就業等社會領域,山海協作亦越走越寬。高校“幫扶共建”、名師結對培養、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等相繼開展。去年寧波幫助舟山實施山海協作職業技能實訓,開展各類專業人才培訓1005人次,逾三成舟山海島漁農民成功到寧波就業。
市場牽線促雙贏
在云霧縹緲的遂昌縣濂竹鄉葉家田村,記者見到村民鮑忠華種植的神奇黑番茄,一個大棚可產出1000公斤。這種從以色列引進的黑番茄口感佳、營養價值高,卻一度為銷路發愁。后來鮑忠華打聽到,在寧波的農副產品蔬菜批發市場,專門建有麗水農產品批發中心,這幫他迅速解決了賣難問題。
近幾年,在發達地區幫助下,欠發達地區得以更加順暢地鋪開銷售渠道。“浙洽會”、“義博會”等大型經貿展會,已成為欠發達地區開展營銷的大平臺。
在浙江經濟步入新常態的今天,“海”邊資本受到當地資源要素制約,有向外溢出的需要;而本省的山區腹地有著得天獨厚的綠色資源,正是“海”邊資本轉型升級大有可為的新戰場。在衢州、麗水等地,已建立起茶葉、中藥材等近百個山海協作工程種子種苗基地和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帶動近萬名低收入農戶增收。杭州客商黃正澤在開化縣注冊成立浙江久源林業開發有限公司,建設油茶樹種植基地5500余畝,帶動500余農戶增收。兩年下來,該公司自身也盈利2000多萬元。
山海協作,市場的力量愈發凸顯,“海”邊的資本、技術和人才源源不斷地向“山”里流動。宋城集團投資10億元在龍泉打造的原始森林特色景區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近年來進入“山”里的綠色環保、休閑養生項目越來越多,且呈加速發展之勢。
而“山”里也積極轉變思路,主動策劃包裝特色項目去對接“海”邊資本。“我們準備梳理一批深度休閑旅游項目,主動與諸暨等地資本對接。”朱紅偉說,遂昌有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獨特地貌,特別適合發展高端民宿、山地健身等休閑養生項目。
新時代的“山海傳奇”正在浙江精彩上演,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的畫卷正鋪陳著色,漸入佳境。
原標題: 浙江多年實施山海協作工程 累計合作項目達8803個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