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某等人就餐的餐館。通訊員楊剛攝
“今天這頓我來請,你們誰也莫掏錢!”“服務(wù)員,不許收他的錢,收我的……”朋友或是同事間聚會,這樣爭著去付賬的情形經(jīng)常能見到,有時甚至搞得餐館服務(wù)員不知收誰的錢好,也是重慶人耿直一面的表現(xiàn)。
可前不久,合川區(qū)久長步行街上一家餐館的服務(wù)員張大姐,就遇上了這么5名年輕人。吃完飯到結(jié)賬的時候,個個都不愿意付賬。要說是來吃霸王餐的,這幾個年輕人又不像,可他們就是不愿意掏錢。
準同事上班前聚會
20多歲的小李如今是合川某公司的職員,可這幾天到單位上班,他最怕碰到小王、小徐(均為化名)幾個人,雖然彼此早已熟知,可還是覺得有些尷尬,一切都是因為一周前的那次聚餐。
10月15日,小李到公司來應聘,當時一起來應聘的有小王、小徐等人。當天下午,應聘單位就給他們回復,幾個人都被錄取了,幾天后就可以上班了。
當時小李等人十分高興,雖然大家彼此都不認識,但相同的年齡,又馬上要成同事了,也都互相祝賀,留下對方的手機號碼。
“為了以后在工作上能夠相互照應,兄弟伙幾個晚上一起吃個飯慶祝一下?”小王、小徐等四個人覺得小李的提議不錯,表示同意。
當日傍晚7點過,小李等5人來到久長步行街的一餐館,點了七個葷菜、兩個素菜和一件啤酒。酒席上,大家相互敬酒,在座5人都做了自我介紹,讓彼此以后多多關(guān)照。
晚上9點過,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該是結(jié)賬走人的時候,小李等人卻各自掏出身上的手機,坐在座位上一邊玩手機,一邊抽煙,誰也不提結(jié)賬付錢的事情。
老板急了只好報警求助
晚上10點過了,餐館服務(wù)員張大姐看了看柜臺右前的那桌客人,“桌子上的酒菜早就吃干凈了,這幾人也坐了快一個小時了……”張大姐于是主動上前讓客人結(jié)賬,不但賬沒結(jié)成,反而還被吃飯的5人給難住了。
“姐姐,請我們吃飯的那個人溜了,我們身上又沒有帶錢,你說怎么辦呢?”小李等5人一聽張大姐說要結(jié)飯錢,異口同聲地回答。
“小兄弟,我也是個打工的,結(jié)不成賬,我自己要賠!”張大姐一邊跟他們說好話,一邊收拾餐桌說。
可任憑張大姐磨破了嘴皮,五人依然回答說自己身上沒有帶錢,也找不到朋友來幫忙結(jié)賬。
“遇上吃霸王餐的了?”餐館老板在聽張大姐訴苦后,也只有報警。
見民警到立即湊錢付賬
接到報警后幾分鐘,民警來到餐館內(nèi)。進門左手邊的一張條形桌子旁坐著5名身穿休閑服裝的青年男子,各自玩著自己的手機,抽著煙。桌上是用完餐后留下的空碗碟,地上散落著十幾個啤酒瓶和大量的煙頭。
“年輕人,你們是怎么回事,吃完飯怎么不給錢?”民警站在餐桌旁詢問5個年輕男子,并要求他們出示身份證。
民警查看了5人的身份信息,并未發(fā)現(xiàn)疑點。而他們見民警來了后,依然坐在凳子上,各自玩著手里的手機,相互都不說話。
“你們究竟為什么吃飯不給錢?”民警稍微提高了一些聲調(diào),再次問道。
“警察叔叔,我們給她說請我們吃飯的人走了,是跟她開玩笑的,哪個說我們不給錢嘛!”小李等人只好說出了實話。經(jīng)過民警的一番教育,5人相互湊了378元飯錢,交給張大姐。
職場新人們,給你們支個招
民警建議,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事先說好,是誰請客結(jié)賬;實在覺得經(jīng)濟緊張,可以實行AA制,不但減輕了各自的經(jīng)濟負擔,也能維持同事間的友誼。 (記者譚遙通訊員楊剛)
原標題: 5個準同事聚餐誰都不結(jié)賬 各自玩手機直熬到老板報警
看臺州新聞,關(guān)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lián)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