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企業(yè)頻頻出擊,或是通過電商平臺限量預售,或是與汽車互聯(lián)網公司進行戰(zhàn)略合作,甚至有車企專門開設了全車型專屬網店。種種跡象似乎正在釋放著這樣一個信號:汽車電商的時代正在悄然降臨。
目前看來,電商平臺成為提升汽車銷售渠道運轉效率的一個突破口,已有多家汽車廠商將目光投向汽車電商上。面對一眾車企的積極布局,業(yè)界也針對汽車電商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展開了廣泛的討論,當前是否是汽車電商大規(guī)模發(fā)展的有利時機?對于目前的現(xiàn)狀,即所謂的“偽汽車電商”的現(xiàn)狀業(yè)界如何看待,未來汽車電商是否能從導流價值進化到真正交易銷售的價值?汽車電商對于傳統(tǒng)經銷商、對消費者、對車企而言是利好抑或是不利?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衍進商務咨詢首席合伙人張兆鈞、新華信汽車營銷與渠道管理副總戴文濤、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羅磊圍繞此話題展開的討論。
論衡之一:畫像一下當下的汽車電商,到底啥樣?
2014年,汽車電商勢如破竹。
而據(jù)尼爾森近期的數(shù)據(jù)顯示,有92%的用戶在買車的時候,希望通過互聯(lián)網來了解汽車的相關信息,在中國,86%的人愿意考慮通過互聯(lián)網購買汽車,不得不說,用戶對于整車電商的接受度大大高出預期。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汽車的電商未來將一片光明?而車企在當下紛紛選擇聯(lián)姻電商的根本目的究竟為何?
張兆鈞告訴記者,汽車廠商已對電子商務領域關注許久,對于電商的投資與投入也并不是突然的舉動。目前車企選擇與電商合作僅是一種初步的嘗試,若成功,它們會沿著這條路繼續(xù)走下去,若不成功,它們還會繼續(xù)找機會。
戴文濤指出,目前所有的電商核心功能在于吸引流量,大部分電商在汽車銷售領域還未找到一個成形的專業(yè)模式,“說白了就是賣銷售線索,它們實際上還只是把勢頭造起來,進而把平臺的影響力打出去。”汽車電商短期內在銷售端找到一個高效的盈利模式依舊比較艱難,然若未來國家真正放開對于汽車銷售渠道的限制,電商能拿到汽車廠家的銷售渠道許可,那么汽車電商或可實現(xiàn)真正的突飛猛進。
目前,國內市場上,無論是車企自建的平臺還是通過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汽車在線銷售整體仍處于初步階段,但未來不排除會有爆發(fā)的情形出現(xiàn)。“未來電商必定是一個趨勢!”在戴文濤看來,歐美成熟市場的經驗可以借鑒,現(xiàn)在歐美的整車在線銷售渠道在整個渠道中占比已經超過10%。
對此,羅磊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認為電商目前正在在整個零售行業(yè)逐漸興起,而汽車業(yè)也面臨著同樣的發(fā)展趨勢,汽車廠商也欲借此銷售渠道將其與傳統(tǒng)4S店模式進行互補,以提高整個營銷效率。羅磊認為:“未來汽車電商的發(fā)展會逐漸擴大,經營范圍或將從當前的一二線城市擴展到三四線城市。而隨著汽車產品本身的變革,如純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推廣取得突破,也有可能進一步刺激汽車電商的發(fā)展,為汽車電商描繪出更加廣闊的前景。”
論衡小結:汽車電商的發(fā)展整體上遠遠落后于其它消費品電商,仍處于信息引流為主的業(yè)務模式層面,但近一兩年汽車電商的進化非常迅速,從前期主要以新車信息提供和品牌推廣價值,迅速向交易實現(xiàn)的引導價值轉變,直接與銷量的轉化相關,雖然還未大量實現(xiàn)直接在線一站式購買,但已切入到交易的初級環(huán)節(jié),兼顧了品牌傳播和銷售轉化雙重價值,而后者是其它媒體平臺所無法實現(xiàn)的價值,因而引起整車廠商的高度重視和警覺。未來,不管是出于對品牌和銷量轉化的目的,還是基于試探汽車電商對傳統(tǒng)銷售渠道影響的考量,車企與電商的合作仍將越來越密集。
論衡之二:汽車電商能否從導流價值進化至完整在線交易的銷售價值?
那么會轉向完整的交易模式嗎?
“現(xiàn)在肯定是一個偽電商的模式,但未來肯定會再進一步深化。”在戴文濤看來,目前之所以很多人將汽車電商看做是“偽電商”,主要原因在于消費特征與消費心態(tài),“70%的中國消費者都是首次購車,對于汽車這么貴重的耐用消費品,他們的心態(tài)是較為慎重的,這是限制大多數(shù)人選在網上購車的一個主要原因。
羅磊的觀點,“目前,國內的汽車消費仍處于一個比較新型的階段,大部分消費者沒有汽車消費經驗,因此其在購車時會進行前期大量的市場調研與體驗,沒有現(xiàn)場的體驗很難直接從網上下單購買。”羅磊指出,目前除特斯拉之外,其他的品牌均未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電商。“更多的是一種信息的導入,而從目前發(fā)展的情勢來看,還沒有看出端倪說汽車電商會成為銷售的主導,更多的是一種補充劑的作用。”羅磊如是說,未來,如果市場完全成熟了,廣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購買力達到了一定程度,其在買車的時候就不會有那么多的顧慮,屆時就會像買普通商品那樣在網上購車。
張兆鈞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在其看來說當前的汽車電商僅具備導購的作用并不恰當,“在一些電商品牌上確確實實是賣車了,只是說實際執(zhí)行這個任務的還是特約的4S店。”張兆鈞強調:“對于消費者而言,他們并不會認為是在被導購,更多的消費者會認為這與其在淘寶買其他產品一樣,差別只在于需要到某4S店去自提。”
另外,張兆鈞預測,未來電商的發(fā)展趨勢走向將傾向于定制化,而這將于傳統(tǒng)4S店形成明顯的市場區(qū)隔,兩者將相輔相成。張兆鈞指出,鑒于4S店特殊的下單模式,消費者在買車時候的選擇性有限,而電商則可實現(xiàn)一些消費者的特殊定制需求,因此,未來網上購車會成為一些個性化車主所青睞的購車渠道,不過,他同時指出,對于追求標準規(guī)格的消費者而言,傳統(tǒng)4S渠道仍將是其購車首選。
論衡小結:電商作為一種新的零售方式,已經滲透到各大行業(yè)各種品類之中,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直接在線交易難度最大,但可以確定的是,向直接交易的方向演進的步伐不會停止。進度如何,最終的模式怎樣,主要還是取決于整車廠商對于渠道的把控要求,消費者的體驗,以及4S店等原有零售形態(tài)力量的利益博弈上。不同的整廠車商對于汽車電商的最終戰(zhàn)略將會有所不同,這也決定了汽車廠商在電商渠道上的業(yè)務模式將有差異。
論衡之三:未來汽車流通領域將面臨怎樣的改變,車企會否受制于電商平臺?
汽車電商是大趨勢,那么未來車企的銷售渠道是否將面臨著大變革?對傳統(tǒng)4S店而言是機遇亦或是挑戰(zhàn)?未來,會否出現(xiàn)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獨大的局面?
對于未來是否會出現(xiàn)整車企業(yè)在流通領域受制于大型電商平臺的問題,受訪專家均表達了相同的看法,這一局面不太可能出現(xiàn)。對于天貓、京東等綜合性電商平臺而言,其未來要銷售汽車就必須要取得車企的經銷權,這從根本上就決定了整車廠在二者關系中的主導地位。
其實,從傳統(tǒng)經銷渠道來看,一些大型經銷商集團雖然貴為流通領域的翹楚,但相對于整車廠,其仍處于弱勢地位,據(jù)此來看,即使未來汽車電商模式迎來高速發(fā)展,也不太可能出現(xiàn)獨立于整車廠之外的電商平臺一家獨大的局面。未來的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模式是車企、電商平臺互惠互利,協(xié)同發(fā)展。電商平臺可以對自身規(guī)模龐大的客戶資源進行引導,與整車廠共享,一起對客戶資源進行客戶關系管理,整車廠也可以針對客戶需求挖掘深度服務。
而針對傳統(tǒng)4S店和電商品臺的關系,短期內,大部分4S店對于汽車電商是相對排斥的,目前,電商大部分做的是收集銷售線索的工作,而這些原本是4S店的資源,現(xiàn)在被線上收集過去而后可能被導流給其他經銷商,對單個經銷商來講,肯定是會導致其銷售客戶的流失。
另外,許多汽車廠家自己在主導介入汽車電商領域時,在渠道上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對于線下的4S店也必定會造成一定的沖擊。戴文濤指出,線上售車是趨勢,電商的發(fā)展對現(xiàn)有經銷商的地位和角色肯定會有所沖突的,所以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經銷商集團如似龐大等,也已經開始在電商方面的布局,希望將未來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戴文濤表示:“線上將成為一個可觀的發(fā)展趨勢,如果你不去掌握這塊話語權,不去控制線上的話,未來你肯定會被邊緣化。”
而張兆鈞則認為,當下電商的銷售模式仍是消費者下單后將商機轉讓給當?shù)?S店,這種模式短期內并不會改變。“電商只是起到一個代收款的作用,而4S店實際也可以獲益,雖然銷售利潤會相應減少,但卻可以接收到售后服務的利潤。”張兆鈞向記者透露,隨著汽車市場越來越成熟,汽車銷售的利潤已持續(xù)走低,售后反而成了新的利潤蛋糕,4S店很樂于看到電商攬下銷售汽車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不存在殺價的問題,電商賣車仍可以相對保有較高利潤),未來若能形成電商與4S店分工合作的模式,那么電商的成功對于整個汽車行業(yè)而言都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對于目前4S店微不足道的銷售利潤,戴文濤也表達了相同的意見,“部分4S店在銷售端甚至虧本,因此未來線上渠道必定是趨勢。對經銷商來講,更多挖掘來自售后的利潤增長點才是其未來主要的利潤來源。”另外,戴文濤預測,未來的4S店或將變?yōu)轶w驗店,4S店的功能在銷售端可能將越來越趨向于體驗化,如此一來,對客戶體驗的設計、客戶服務理念的打造以及客戶服務團隊的打造就將成為一項考驗。
最后,張兆鈞總結指出,若未來電商能與車廠、4S店之間達成利益分配協(xié)定,并在對客戶的服務部分達成分配協(xié)定,那么未來汽車電商的蛋糕將會越做越大。當然,能不能在汽車電商上長期成功,品牌與質量依舊是兩個剛性條件。
論衡小結:汽車電商如果向交易型演進取得突破,對整車廠商帶來渠道管理上的挑戰(zhàn)無疑是巨大的,尤其對于弱勢品牌的車企更是如此。電商將會利用整體流量的優(yōu)勢在與整車廠商的博弈中處于主動地位。因而,在與電商的合作發(fā)展中,車企應保持必要的謹慎,利用好電商的優(yōu)勢,而不要不知不覺中被其利用而陷入被動。
蓋世論衡:是蓋世汽車研究院打造的一個品牌汽車評論欄目,透析汽車行業(yè)的新現(xiàn)象,新熱點,新規(guī)律,新趨勢;以行業(yè)資深專家、權威媒體人及企業(yè)高管為發(fā)聲主體,多層次、多角度探討變化中的中外汽車業(yè)。
原標題: 車企擁抱電商,汽車電商時代已來臨?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lián)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