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陳麗華(左一)在村民家中走訪,與他們拉家常。
通訊員楊永見文/圖
見到陳麗華,人如其名,清秀卻樸實無華。已經從事基層工作近20年的她,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雖然“村村有本難念的經”,陳麗華愣是把一個個難題陸續破解,她總結出很多農村工作經驗,比如“腿勤、嘴勤、腦勤、臉皮厚”,“臉皮厚特別重要,即使不被人待見,也要笑臉相迎。”就是這一股不服輸的勁兒,讓她成為了“民情達人”。
由于她的努力和堅守,這么多年,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榮譽,連續多年被評為臨海市優秀團干部,2011年、2012年被連續評為臨海市優秀公務員,2013年被評為臨海市優秀農村工作指導員。
風雨中緊急轉移危房戶
1995年,陳麗華還是個20歲出頭的小姑娘,高中畢業后,進入上盤鎮工作,成了一名駐村干部。第一次駐村什么也不會,村民不信任她,“你一個毛頭小孩,懂什么?”當場給陳麗華來了個“下馬威”。
不服輸的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在農村干出一點名堂。陳麗華開始學習各項農村政策,主動幫助村民解決困難,在一次次解決群眾困難和糾紛中變得越來越老練。
一年后,由于工作需要,陳麗華調到了杜橋鎮。在這個平臺上,陳麗華迅速成長。
2007年夏季,特大臺風“蝴蝶”來襲,防臺抗臺形勢十分嚴峻。當時,陳麗華駐在東聯村,臺風帶來的風雨又急又大,在狂風大雨面前,從小被父母呵護的陳麗華也有一些畏懼,但是,想到還有一些村民仍然住在危房里,如果不及時轉移,將會有生命危險。陳麗華咬了咬牙,沖入雨中。走在泥濘的鄉村道路上,陳麗華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不易,“責任重大,對身心都是一種考驗”。
很快,村里的危房戶被轉移。事后,陳麗華還心有余悸,“風太大了,每個腳印都踩得很深,就怕被風吹走。”陳麗華說,當時并沒有更多的時間考慮,心里唯一的方向就是危房戶的家。當到達危房戶的家時,心里總算是舒了一口氣,“我們比臺風快,爭取到了轉移的時間。”陳麗華笑了笑。
在臺風來臨前,所有的危房戶都安全轉移。
就這樣,陳麗華用實際行動,感染和影響著村民,慢慢地和村干部、村民都成了“知心朋友”。陳麗華說:“只有心里裝著老百姓,你才能融入老百姓。”
“三勤一厚”工作法
2009年春,因人事變動,陳麗華駐到了杜橋鎮蘭江塘村。當時,蘭江塘村村情十分復雜,年輕干部大多不愿駐到該村,陳麗華卻主動請纓。入駐不久,就有村民反映問題。
村民小金說,自家房子建在小土坡上,村民私下出售黃泥,四周取土造成房子墻體多處開裂。小金要求村里給予解決,并多次向國土部門和鎮主要領導作了反映。這個問題十分棘手,一方面一旦房子坍塌,后果不堪設想;另一方面,兩戶村民間的矛盾正急速加劇。處理不妥當,很可能會有過激行為,如何才能妥善解決?
沒有其他辦法,只有一次次上門調解。剛開始,小金一見到陳麗華,就開始大倒苦水。每當此時,陳麗華并不著急打斷,都是做一個善意的“傾聽者”,一邊了解個中困難,一邊開始想著解決方案。
后來,通過一次次的現場實地查看、丈量,一次次找當事人談話了解事情經過,一次次調解,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考慮戶主因經濟條件,無力新建房子,便采取周邊砌石的方式進行加固,費用由上級給予照顧解決一部分,這件事終于塵埃落定。
駐村期間,陳麗華幾乎天天走村入戶,誰家的事,有什么家長里短,一清二楚。多年的駐村生活,她總結了自己的經驗“三勤一厚”工作法,即“腿勤、嘴勤、腦勤、臉皮厚”。
鄰里糾紛的“和事佬”
駐村時,遇到最多的事,就是調解鄰里糾紛。陳麗華在杜橋鎮杜街辦事處工作時,一位40多歲的單身漢老金由于家里困難,沒有任何收入,村里將魚塘低價承包給他,讓他養魚種紅菱,維持生計。由于紅菱需要用藥,他便從小販那買來農藥,沒想到用了這藥后,紅菱都死了。老金脾氣很急躁,找小販討說法。小販反駁說,自己已經清清楚楚跟他說過這種藥的副作用,老金則堅持小販當時并沒有明確告知。
這件事被陳麗華知道,她了解老金的脾氣,“不能硬碰硬,必須先得緩和他的情緒。”陳麗華把當時賣藥的小販也叫來,雙方坐下來協商,老金提出小販要賠償他6萬元的損失。但是,小販不肯,經過幾個小時的協商,最后以小販賠償老金8000元結束。
事后,村干部告訴陳麗華,老金很倔,當時他車籃子里放了一把刀,如果協商不成,就準備帶著它去找小販。“幸好當時就化解了,不然真是會鬧出人命。”陳麗華想想都有些后怕。
如今,和所駐過村的村民早已“混”得相當熟,對村里百姓的名字和家里情況了如指掌,在農村工作了近20年的她,仍腳踏實地埋頭工作。而今,雖然已經是杜橋鎮黨委委員,陳麗華更是一名一直在一線工作的駐村干部,“只有心里裝著村民,才能做好基層工作。”
原標題: “民情達人”陳麗華:心里裝著村民,才能做好基層工作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