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健康 > 醫院動態 正文
缺護工,養老大難題
全國需護理老人3600萬,但從業護工不足百萬人
2014年10月15日 來源: 生命時報 趙明月
  李先生是家中的獨子,父親常年腿疾纏身,母親前不久查出患有嚴重心臟病。他謀劃為父母找一位護工,打理家務的同時,為父親做復健訓練,陪母親去醫院檢查。然而通過家政平臺、熟人介紹,李先生前后搜羅了小半年,請來的護工有的缺乏復健知識、有的和老人溝通不暢,矛盾不斷···找個合意的護工無比困難。

  老年護工缺口高達九成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我國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護工需求量逐漸增長,而愿意從事該行業的人數不升反降,導致老人護工資源嚴重缺乏。“一工難求”的情況并不只困擾著李先生這樣的“個體戶”,一些大型的養老機構,或是專業的康復醫院,同樣面臨嚴峻的“護工荒”問題。

  “老人護工缺乏是普遍現象。”北京市朝陽區寸草春暉養老院院長王小龍說。按照民政部規定,對于自理能力差的老人,一名護工最多只能看護三位,但很多養老院,一名護工服務十多位老人。王小龍說:“護工不僅缺口大,人員流動性也很大,年初來的一批人,到年底能走掉一半多。”記者走訪的多家家政公司也都表示,為老年人找保姆的需求量越來越多,但是很少能找到滿意的,保姆大多不愿意去照顧老人。

  據民政部統計,全國需要護理的老人數量是3600萬,“按照國際慣例,一名護理員最多照顧四個老人,那么全國養老護理人員至少需要1000萬人。”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養老處處長王輝說。但目前我國養老護理人員,實際取得職業資格的只有幾萬人,全國從業人員也不足百萬。“這意味著,本來十個人的工作,我們只有一個人來完成。”王小龍說。

  高勞動低報酬嚇跑護工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養老院發現,由于養老護工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等因素,導致了養老機構存在極大的護工缺口。“干護工首先得能吃苦受累。兩班倒工作制,平時沒有節假日。工作幾乎全是打掃衛生、伺候老人大小便、沖洗老人衣物等臟活累活。”北京市紅十字會頤年護老院院長王國臣說。

  記者看到,不少住進養老機構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喂飯、喂水、洗澡等日常起居,以及定時翻身、按摩等護理都需要護工照顧。而工作辛苦和收入并不成正比,養老機構護理員月薪基本在2000~3000元,僅為普通保姆工資的一半。“付出更多勞動,收入卻很低,誰會心甘情愿堅持做下去呢?這也難怪護工難找而且流失得快。”王國臣說。

  合格護工關鍵看專業素質

  一面是護工短缺,另一面是我國護工專業技能培訓不足的現狀。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缺乏專門的老年護工培訓機構或者組織,基本靠用人單位“自養”。王國臣說:“養老院一般通過邀請醫學專家和發放看護書籍進行護理培訓,并定期考核。”

  北京家政服務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很多人對于老年護理認識不足,認為只是簡單、重復的體力勞動,因此現有老年護工普遍文化素質差,學習能力有限,尤其缺乏對老人的心理疏導和應急措施等專業知識。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老年病科主任田金洲告訴記者:“一名合格的老年護工,除了要有高尚的人品,對待老人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最關鍵的是有過硬的護理技能。目前需要護理服務的老人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及危重老人等,不同的情況需要護工區分對待。”

  能自理老人的護理主要是幫他們進行個人衛生清潔、買飯打水、陪伴聊天;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護工輔助他們進食和排泄、觀察病情。另外,針對一些專科病患,護理人員需要專業知識培訓,比如糖尿病的照護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選擇多纖維、多蔬菜、多蛋白類食物,并科學服用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對于骨質疏松的老人,要多提供魚類、蛋類、動物蛋白等鈣含量較多的食物,幫助他們進行適度的身體活動并且預防跌倒;中風老人多數有失能情況,看護中則要協助他們定期清洗身體,定時翻身,避免壓瘡出現,原則上,進食后半小時內不宜翻身,以免導致惡心、嘔吐等反應,其他時間至少每兩小時翻身或改變一次姿勢;對于失智老人,要格外注意他們的行動和生活活動,防止走失、跌倒、傷害、過饑或過飽等情況發生。

  重視護工,推進職業化管理

  目前,人口老齡化是全球趨勢,在應對老年護理時,各國措施很多值得借鑒。日本在各省市建立“區域綜合支援中心”,來負責本地區居民的保健、福利、醫療等水平的提高工作,同時在防止虐待、護理上進行綜合管理;美國大力推廣社區居家護理,護工預約上門服務;英國則將護理學專業培養重點放在老年人護理,并由政府撥款,大量培養護理人員。

  對我國的現狀,田金洲建議:老年護理隊伍要職業化、規范化、保障化。首先,必須要提高老年護工的工資,考慮到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較低,政府財政部門可以設置特殊崗位津貼和養老、醫療護理保險,填補護理工資部分;其次,政府要規范護工的行業管理,建立健全培訓、考核機制;最后,由于老人護理難度較大、風險系數高,其本身就屬于一個高危行業,因此要鼓勵老年護工成立自己的行業協會,維護合法權益,并組織業余活動放松精神壓力。▲

 

原標題: 缺護工,養老大難題(記者調查)

標簽: 養老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