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功夫放在水外
2014年10月15日 來源: 臺州日報 鞠貴芹

  9月1日,臨海市小芝鎮康豐糧食專業合作社,晚稻倒數第二輪植保結束,合作社負責人郭蘇保把空農藥瓶全部裝箱帶回。在小芝,農藥瓶回收成了種植大戶們的習慣。

  9月10日,仙居縣大戰鄉火坦村生態養殖小區完工,禽畜養殖進入“人畜分離”時代。在仙居,兩年將新建鄉村養殖小區260個。

  治水之功,首在治污。我市在農業水環境治理方面作出了努力,各地紛紛亮出自己的招數。

  殘留藥控制:一只農藥瓶的效應

  “我們今年已經回收40萬個農藥瓶和包裝袋了。”9月16日,郭蘇保在電話中說,預計全鎮今年回收的農藥瓶總數將達50萬個。

  小芝地處“大水缸”牛頭山水庫源頭,全鎮每年消耗的農藥達幾十萬瓶。前幾年,空瓶被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有些瓶子漂到水庫里。2012年,小芝鎮實施農藥瓶回收制度,農民每回收一個農藥瓶得到0.1元補貼。

  2012年,小芝鎮回收農藥瓶20多萬個。2013年,回收農藥瓶35萬個。郭蘇保說,現在田間地頭基本看不到農藥瓶了。

  一個農藥瓶0.1元,農民愿意專門抽出時間去交瓶子嗎?小芝鎮副鎮長王官進說,回收農藥瓶主要依托種植大戶,散戶農藥使用量很少。小芝鎮有農業合作社7家,種植面積7000多畝。種植大戶若不嚴格執行回收制度,一旦被發現田間有農藥瓶,則會失去農業項目申報資格。

  郭蘇保負責的合作社,種植規模達1673畝,他除了自己回收農藥瓶、包裝袋,還負責回收其他合作社的空瓶空袋。統一回收之后,能循環利用的瓶子賣到收購站,不能重復利用的包裝袋則送到垃圾處理場。

  禽畜糞便資源化:一頭豬的功勞

  禽畜糞便處理是農業水環境整治的一項內容。今年前8個月,我市關停禽畜養殖場3541家。仙居縣針對一家一戶的禽畜散養,采取了集中建設生態養殖小區的策略。

  火坦村的養殖小區,占地384平方米,總投資15萬元,共48個欄位,能解決周邊幾個村農戶養豬難題。今年以來,仙居縣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編制了《農村畜牧生態養殖小區設計方案》,計劃投入5200萬元建鄉村養殖小區,容納全縣1萬余戶養殖散戶。

  市農業局農場管理站站長、綠辦主任李小龍說,仙居縣新建的養殖小區都配建了沼氣池,能實現禽畜糞便的無害化。禽畜糞便如果不經處理,化學需氧量達到4000多毫克每升,而處理后為400多毫克每升。

  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是禽畜糞便處理的最高境界,在這個生態鏈中,每一頭豬都功不可沒。在路橋區的百興畜禽有限公司,豬的糞便等排泄物被送入沼氣池,沼液則被作為有機肥運到附近的葡萄園,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椒江的浙江新佳果專業合作社,離禽畜養殖區有些遠,就把沼液運輸到橘園附近的儲液池,需要用時就噴灌到園里。

  肥藥雙控:一穗稻的品質

  這幾天,天臺縣紅旗糧食專業合作社的2000多畝晚稻,就要收割了。合作社負責人俞水琴說,今年采用綠肥種田,肥料使用量從原來每畝50公斤減到25公斤,每畝節約成本68.5元。該合作社的晚稻產量從每畝600公斤增加到700公斤,畝效益增加316元。

  在天臺縣鑫榮華糧食專業合作社,1000多畝稻田安裝了30多臺太陽能殺蟲燈,農藥使用次數從傳統的六七次減少為一次。該合作社理事長唐榮華表示:“照這樣看來,我完全有信心種出無農殘的高品質水稻。”

  一穗稻的品質,源于“肥藥雙控”的努力。2013年,天臺縣農藥使用量減少2756.9噸,少用化肥21377噸。今年,天臺縣將“肥藥雙控”工作列入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天臺縣“肥藥雙控”實施工作獎勵扶持辦法》出臺,縣財政專項資金由去年的400萬元增加到600萬元,農民采用殺蟲燈等綠色防控設施將獲得補助。

  測土配方施肥,也能減少化肥使用量。市農技總站與臺州農資有限公司合作,以西藍花種植產業為服務對象,制定了測土配方施肥優化方案,通過公司基層服務網點向農民推廣,每畝節省化肥成本130-150元。

  至9月10日,全市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261.5萬畝,實施農藥減量控害技術90萬畝。與去年同期相比,農藥使用量減少119.65噸。

原標題: 功夫放在水外

標簽: 農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