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腦癱拳擊手的“角斗士”之夢
2014年10月13日 來源: 錢江晚報 記者 陳偉斌
【摘要】 六歲前都不會走路說話,還受盡欺負,他從一個生活不能自理腦癱孩子,成長為能在拳擊臺上堅毅拼搏的強勁拳手,并擁有了自己的拳擊俱樂部。在這條崎嶇不堪的人生道路上,拳擊手汪強詮釋和追逐著自己的“角斗士”之夢。

  左圖:汪強練拳擊時,汪寶柱總會身邊陪練。陳偉斌文/攝

  拳擊手汪強依舊在焦灼的等待,等待明年1月是否能順利參加WBC或WBO職業排名賽的消息。

  四天來,浙江傳媒學院的一間排練廳里,汪強和父親汪寶柱跟往常一樣,每天都會來一場激烈的對練。唯一不同的是,一段令人情緒激奮的背景音樂,取代了原本應是指導助威的熱情呼喊。

  為了能在今天順利錄制浙江衛視的《中國夢想秀》,國慶假期剛過,汪強全家就來到了杭州參加彩排。

  如果沒有人特意告知,誰都看不出,這個出拳迅猛、步伐靈活,剛剛還在上海第四屆中外拳擊對抗賽上獲得銀牌的29歲天津小伙,竟是一名腦癱患者。這,也正是他焦灼等待明年1月比賽消息的真正原因。

  從一個生活不能自理腦癱孩子,成長為能在拳擊臺上堅毅拼搏的強勁拳手,并擁有了自己的拳擊俱樂部。在這條崎嶇不堪的人生道路上,腦癱拳擊手汪強,詮釋和追逐著自己的“角斗士”之夢。

  排練廳里的腦癱拳擊手

  今天下午開始,汪強和他的父親汪寶柱,就要參加《中國夢想秀》的錄制了,汪強多少還是有點緊張。

  此前四天,在浙江傳媒學院一間寬敞的排練廳里,汪強每天都需要參與彩排。戴著大紅色拳擊手套的他,上半身左右避擋,步伐進退自如,出拳迅猛;他的父親汪寶柱,手拿拳靶,前后移動,偶爾回擊,引導著汪強的每一次擊打……

  汪強的母親劉惠琴,則會站在排練廳一旁,雙眼緊盯場上的丈夫與兒子,時不時用一架老式數碼相機拍些照片。

  若不是劉惠琴笑著說起,誰都不會想到,那個看上去和常人并無異樣的壯小伙兒,竟是一個原本連路都不會走的腦癱患者。

  雖然現在已經能自理生活,但在和外人交流時,汪強在言語交流上還是顯得有些困難。想要說清一句話,需要結巴好一會兒才能表述明白,所以更多時候,他愿意通過網絡用鍵盤跟記者交流。

  當汪強的拳頭每次擊打拳靶時,整個排練場都回蕩著清脆的“啪啪”聲。

  但沒多久,緊皺眉頭的汪強停止了訓練,走到排練場邊,卸下拳擊手套,開始用含糊不清的口齒,費勁的向劉惠琴訴說自己右手指骨的傷還在隱隱作痛。

  雖然和正常家庭還是有些不一樣,但汪寶柱已極其欣慰了。

  至少,在汪強6歲前,能有今天這個狀態,是他夫妻倆想都不敢想的。

  時光回轉到1985年5月24日,天津。那天,汪寶柱和劉惠琴提前3個月迎來了自己的孩子汪強。

  早產,加之腦出血、肺炎和黃疸等癥狀,雖然這個孩子頑強地活下來了,但嚴重的腦損傷,也給他留下了永遠的腦癱殘疾。

  “一直到6歲,汪強都不會走路說話,頭還總晃蕩。”那是汪寶柱人生中最黑暗的階段,每當看見哭泣的妻子和腦癱的兒子時,他都不知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對于汪強,那段時光更是灰暗不堪。為了不被人笑話或遭欺負,家人甚至都不敢在白天帶他出去,這也極大的影響了汪強的性格,“總在別人嘲笑中成長,自尊心極強。”

  “街道上也讓我們再要個孩子,親友們也勸我們放棄。”可汪寶柱沒有多想,他不想放棄汪強,“我們的一開始目標只是讓汪強有自理能力。”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汪寶柱買來大量中醫藥書籍,自學中醫按摩治療,并且每天都從早上8點給汪強按摩到中午12點。劉惠琴則索性辭了工作,在家給汪強教學。

  奇跡終于還是在夫妻倆的不懈努力下出現了。

  汪強9歲時,已經學會了100以內的加減乘除,并且還學會了很多單詞。

  后來慢慢地,在外表上也和常人看似并無異樣。“這對于我們這個家庭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用拳頭找回自信堅持讓自己成為一個“正常人”

  如今,中專畢業的汪強,不僅拳擊打的好,擺弄電腦也挺溜。彩排結束后,回到酒店房間,汪強背靠墻壁坐在椅子上,身邊放著他的電腦。平常沒事時,他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上網和網友們聊天。

  雖說汪寶柱從不避諱汪強的腦癱現實,但也一直堅持讓汪強樹立一個“自己是正常人”的信心。為此,在汪強9歲那年,汪寶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去常規學校上學。

  “那時極度自卑,不敢和別人說話,也沒人愿和我玩。”更讓汪強難受的是,經常有高年級的孩子欺負他,踢打他都是常事兒。汪寶柱記得,有個六年級的孩子老打汪強,他也曾去學校警告過那個孩子,但就是不管用,“一個孩子打汪強,別的孩子也會跟著去打。”

  無奈之下,汪寶柱決定讓汪強學拳擊。就這樣,當時12歲,已經是四年級的汪強,第一次接觸到了拳擊。由于汪寶柱曾當過武警拳擊教練,所以經過幾個月練習,汪強的拳擊技能進步很快。但因為缺乏自信,他依舊遭人欺負。被毆打后回到家,本就自卑的他只能向汪寶柱訴說自己受欺負的經過。

  在汪寶柱的鼓勵下,汪強有了些許信心。終于,當汪強在學校廁所里再次被毆打時,他在警告對方無果后,用一記擺拳,瞬間將對方打趴下了。

  正是這一拳,不僅打散了汪強的自卑,更讓他第一次擁有了自信。也是從那以后,汪強再也沒受過任何人欺負,但他也從不對別人揮動拳頭,甚至還成了“勸架高手”。

  自此汪寶柱也放心了,在他眼里,擁有自信的汪強,已然是他人生的驕傲。帶給汪強自信與快樂的拳擊,也成了父子倆準備一生追求的人生夢想。只是實現這番夢想的道路,似乎還是異常艱難。

  17年的磨練與等待化作拳擊場上組合拳的宣泄

  “練了17年拳卻從沒打過一場真正的比賽。”考慮到汪強的現實情況,汪強參加比賽的申請,都會被主管部門或主辦方拒之門外。

  汪強也曾嘗試過學電腦維修并創業,但這條路顯然并不適合他。于是,他熱愛的拳擊,自然成了他最大的人生寄托。如今父子倆在天津也開辦了自己的拳擊教學班,“現在慕名來學拳擊的人真很多。”

  去年10月,汪強在上海參加了上海市拳擊協會、上海市拳跆中心組織的,由拳擊大師張傳良親自授課的拳擊教練培訓班,并拿到了教練證。

  在那次培訓中,汪強結識了著名拳擊教練韓鴻翔。“這孩子很棒,覺得能是一個好的拳擊手。”在韓鴻翔看來,汪強的爆發力和十多年的積累,是他最大的優勢。

  也正是因為有韓鴻翔的幫助,今年9月中旬,汪強參加上海第四屆中外拳擊對抗賽。

  “那可是職業賽,為此我等了17年吶!”由此,汪強的拳擊人生終于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轉折。

  劉惠琴永遠無法忘懷比賽當天的心情,原本打算用手機錄下整場比賽的她,在汪強還沒打完第一回合時,就激動放下了手機光顧著助威。

  在酒店里,記者看到了劉惠琴錄下僅有幾分鐘的上海比賽時的片段:比賽鐘聲剛被敲響,還沒等對手反應過來,汪強就用一陣狂風暴雨般的組合拳。

  “一下子就揮出去五六十拳。”汪寶柱自豪的難掩興奮之情,他知道,兒子的這第一波攻擊,是在宣泄積壓了整整17年的力量。

  在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看到裁判將對方的右手高高舉起時,夫妻倆多少有些失落。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明白,這次比賽對于汪強而言,意義并不在勝負,而在于登臺。

  登上中國夢想秀舞臺希望自己的人生能鼓勵他人

  “上次登臺是為了打比賽,這次是上電視。”劉惠琴看著汪強很是欣慰。對汪強而言,最幸福的則是拳擊世界冠軍鄒市明和美國拳擊明星泰森,都曾與他簽名合影,并鼓勵他堅持下去。

  在正式錄像前的日子里,汪強每天都會到排練廳,按照節目組工作人員的編排,一遍遍的練習出場秀。雖說有些動作做的并不到位,需要工作人員一遍遍指導糾正,但汪強顯得非常認真。

  看得出,汪強對于目前正在經歷著的一切,也感到挺新鮮,特別是面對墻上的鏡子彩排時,他還會時不時的轉頭看看自己在鏡子里的樣子。

  “就擔心汪強臨上節目前緊張。”劉惠琴說,上次在上海比賽前,汪強就緊張的一夜沒睡。所以一到休息,夫妻倆和節目組的導演就都會上前鼓勵汪強,讓他盡可能放松。

  對于這次參加節目錄制的機會,汪寶柱也很珍惜。他希望能通過這次和汪強一起登臺表演的機會,給汪強贏得更多的正式比賽機會,讓外界能真正像對待正常拳擊選手一樣,尊重汪強的比賽意愿。

  汪強則還有自己的想法。

  “我也希望通過我的經歷,給那些腦癱家庭以信心,不要放棄腦癱孩子。”這句話雖然說的有點費勁,但汪強也盡最大努力讓自己把這些意思表達的清晰些。

  結束采訪前,汪強在QQ上敲下了三段話給記者,說,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自己——

  我要當老大,就是“做好人”的那種老大,在拳擊臺上,我會拼命去證明自己;

  我需要吶喊,因為生活在黑暗中久了,會有一股力量需要釋放與爆發;

  我也想變成一個名人,幾百年后都被人知道的那種,這輩子不能白來,我要用自己的人生,來給予所有腦癱家庭以自信和希望。

 

原標題: 腦癱拳擊手的“角斗士”之夢

標簽: 拳擊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