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多地城市公交司機頻告急,只因“高辛”無“高薪”?
2014年10月11日 來源: 新華網 陳毓珊、鄔慧穎

  南昌,缺300多人;杭州,缺2400余人;廣州,缺6000至8000人……緩解擁堵,大力發展公交成各大中城市的選擇之一,增加里程,增加線路。然而,駛入發展“快車道”的公交,卻遭遇“人才引擎”掣肘:年輕司機難找、老司機流動大。這背后折射的則是收入分配的失衡、公交公益性定位與企業化運作之間的矛盾。

  線路增加司機少,疲勞駕駛“潛伏”安全隱患

  江西南昌的公交司機涂大姐從事公交駕駛10余年,她剛下白班就騎著電動車去接孩子下課,安頓好孩子又出發去上晚班,日復一日。

  “年輕司機難招,老司機就得頂班上,人手不夠,我們就全年無休。”涂大姐告訴記者,8分鐘一輛的發車間隔,有時連上廁所也成為難題。

  南昌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總經理李明介紹,按照南昌公交車與駕駛員配置標準的最低比例1:1.6來計算,目前公交司機缺口為300多人。

  公交司機用工荒并非個案。杭州公交集團介紹,按照浙江省交通治堵規劃中公交車輛10%的凈增,以及2014年需新增10條線路的要求,司機缺口共計2400余名。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也曾表示,廣州公交行業司機缺口在6000至8000人之間。

  人員缺口大,公交線路和車輛卻在不斷增加。無奈之下,公交公司不得不安排司機全勤出車,部分司機甚至每天需要工作12小時以上。近年來,公交司機在行駛過程中突發疾病、疲勞駕駛引發事故的事件多發,超負荷工作的安全隱患“潛伏”在公交司機的日常工作中。

   “高辛”無“高薪”,新司機不來老司機難留

  公交公司為何招聘司機難?記者調查獲知,薪資不理想是最重要的原因。雖然公交公司通常有政府補貼,近年來公交司機的薪資待遇也在不斷提高,但仍有不少司機抱怨與其他行業相比勞動強度與工資待遇不成正比。

  為照顧家庭,涂大姐選擇了雙崗班制,即一輛公交車兩名司機倒班,每天至少工作8小時,每月實發不到3000元。

  而同在南昌,出租車司機徐師傅每天承擔白班6小時的工作,月純收入為4000至5000元。且時間比公交司機更自由。

  招工難還遇離職潮——在客運司機全面緊張的市場供求關系下,A1、A3的持照駕駛員便成了“香餑餑”。南昌的公交司機陳軍向記者介紹,許多旅游公司等私營客運企業為招募司機不斷給薪資加碼,引得不少公交司機紛紛跳槽。

  有關人士表示,我國一些體力勞動行業確實存在“高辛”無“高薪”現象,亟待提高收入和待遇。在西方國家,藍領依靠自身勞動同樣可獲“高薪”。如在巴西圣保羅市,公交司機的起薪約合人民幣5139元;在美國,城市的公交企業大多列入政府序列,按政府一個職能部門進行管理,享受公職人員待遇。

  發展公交,要建設道路更要建設人才隊伍

  目前,政府在推動公交事業發展過程中,更注重的是道路建設,卻忽略了人才隊伍建設。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尹小健分析指出,公交線網在時間和空間上同步擴充,造成現有公交司機行駛時間和工作強度增加。而這種增量并沒有在報酬上得到補償,加劇了人員不穩定。提高公交司機的福利待遇是推動公交發展的助力之一。

  公共交通是一項公益事業,但公交公司又是企業化運作。專家指出,要破解公交司機用工荒難題,目前通過票價收入提高駕駛員工資并不現實,必須建立健全公交行業運營管理體制,尋求高效、合理的模式統籌其公益性與企業化運作。

  尹小健認為,公交司機收入的提高主要應從三個方面著手:增設公交線路應根據市場需求,以客源承載量為基準合理規劃,提高運營收入;政府在給予公交運營常規補貼外,還需根據新開辟線路的延伸性與公益性給予專項補貼,彌補客源不足造成的運營損失;注重車體廣告效應,提升廣告效益。

  對此,一些地方已開始采取措施。如福建省政府要求各市、縣加快建立城市公交企業成本評估和補貼補償制度,切實提高公交司機的薪資福利水平。武漢公交系統近年來則嘗試給駕駛員平均每年加薪600元,以緩解司機流失現象。

原標題: 多地城市公交司機頻告急,只因“高辛”無“高薪”?

標簽: 公交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