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路橋區路橋街道大學生村官王健在村里多了一個新頭銜——路橋農村合作銀行普惠金融指導員。“我們村有不少手工作坊,村民們想擴大生產規模,可是有時缺少資金。當了這個金融指導員后,我打算及時和銀行管片客戶經理對接,幫助村民們申請貸款。”他說。
和王健同時成為普惠金融指導員的還有另外27名大學生村官,對他們來說,在干好村務的同時,還要為村民們普及金融知識,幫助創業村民辦理貸款等事情。
“這是我行和路橋區委組織部聯合推出的旨在加強對‘三農’發展的一個新舉措。”路橋農村合作銀行董事長金時江說。
在路橋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朱百清看來,大學生村官當金融指導員可以幫助群眾解決資金短缺,一來一往中既可以增加與百姓間的感情,又能提高大學生村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助推了政府“三農”工作的深入開展。
助推普惠金融
事實上,聘請大學生村官當金融指導員的構想,從年初就已經有了。
金時江說,路橋農合行始終把“三農”發展作為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根基,“從去年開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為了浙江農信聯社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在這一活動下,我們全面實施了‘創業普惠、便捷普惠、陽光普惠’。因此,更加深入農村,更好深化服務,更強深推發展,一直是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
從2013年年底,路橋農合行在全市率先啟動“百曉金融講堂”,組建66名金融宣講隊,通過方言,把一線金融服務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聯系對接。“至今已經開展了430場次,足跡已經遍布全區所有村居及部分學校、企事業單位,一方面拉近了銀行與農戶的距離,另一方面更好地踐行了普惠精神。”金時江說。
但在很多人看來,“百曉金融講堂”已經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今年9月,聘請大學生村官成為金融指導員的舉措,更進一步融入了百姓生活,讓老百姓有了“金助理”,讓創業者有了“好伙伴”。
據金時江介紹,截至目前,除了聘任28名大學生村官擔任金融指導員以外,農合行還對全區100多名大學生村官進行了包括存貸款、反假幣、防金融詐騙等內容在內的金融基礎知識培訓。
助推大學生村官就業
在金時江看來,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經驗比較豐富,與老百姓的接觸時間長,“聘請他們作為金融指導員,可以更緊密地和老百姓聯系在一起。”
金時江說:“我們推出各種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金融服務,目的就是為了貼近農村、接好地氣,而聘任大學生村官擔任金融指導員就是一個抓手。因此,我們更多地將這次的舉措看成是一次嘗試,為以后培養更多大學生村官金融指導員提供經驗。”
與此同時,路橋農合行還推出了激勵政策,除了每年評選表彰年度優秀金融指導員,對由金融指導員牽頭或推薦的優質項目舉行評比,根據項目取得的經濟效益和帶來的社會效益設置相應的獎項外,每年還將在優秀的金融指導員中進行定向招工,進一步激發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熱情。
原標題: 路橋28名大學生村官當農村金融指導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