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張成良開了第一家微公益面館,他承諾:有困難的人來這,可免費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面;面館每賣出一碗面,就捐出一元錢。面館主人張成良是個52歲的杭州人,多年經商已經積累下一定的財富,剛開始做公益時,只是定期資助貧困學生,漸漸地,簡單的公益模式開始了更新換代。

張成良將去麗水送溫暖
愛心墻最中央掛著孩子們的感謝信
飯點時間走進成良面館建國北路店,這家剛開張不到一個月的店似乎人氣挺旺,除了面館的面確實好吃以外,不少人是沖著面館“微公益”的那個口號來的:毎吃一碗面,就相當于捐出了一元錢。
據了解,現在新店、老店的生意都不錯,每個月每家店能賣出近4000碗面,開店15個月以來已經免費提供1500碗面,面館賺的錢剛好能自行運轉。而張成良基本還是靠房地產代理等老行業來為生。
走上面館2樓,轉角處有一面愛心墻,墻的最中央是張成良這些年資助的學生來信。江西坪小學六年級一個女生小美在感謝信中這樣寫到:謝謝張叔叔捐贈的體育用具,男生他們在打籃球的時候我還可以打羽毛球、乒乓球,讓我們大家都有了美好的回憶。
最近的一封來信是衢州橫山小學的幾名學生于今年5月寫的感謝信。今年3月,張成良和朋友前往衢州龍游縣橫山鎮,為當地橫山小學、志堂小學、下宅小學、橫山中學共四所學校的61個孩子送去溫暖。8名初中生每人每年捐助1000元,43名小學生每人每年捐助500元,直至畢業。
而圍繞在稚嫩筆跡周圍的,是近些年來社會各個機構、公益組織頒給張成良的獎狀,這樣的墻面設計,可見在他心中,孩子們的感謝是最珍貴的。

國慶后將看望107名麗水單親家庭學生
隨著面館的開張和成功運行,這里不僅是遠近聞名的微公益面館,還是杭城各大公益組織經常聚集的地方,也成了不少愛心人士結對咨詢的平臺、未成年人功德教育的好去處。
在店內的留言板上,杭州市大成岳家灣實驗學校602班的劉易非小朋友留言說:“公益活動要從小事做起,要從舉手之勞做起,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愿我們手拉手,建設一個美好的未來。向張成良叔叔學習!”杭州萬家小學三年級三班的楊蒙容小朋友留言道:“張叔叔不像別人那樣瘋狂地愛錢,而是更加喜歡幫助別人。如果所有只關心自己的人都能來這里就好了。如果所有人都能學習張叔叔就好了。”
還有不少學校、老師以及熱心的家委會都來找到張成良,希望能與貧困學生結對,將愛心發揚開去。一名馬來西亞咖啡商也主動要求將他們的白咖啡在店里義賣,賺的錢全部算進善款里,到目前為止已經賣得善款2萬多元。
九月中旬,張成良通過網絡獲知麗水高坪小學、龍洋小學、湖山小學由于地處偏僻,生活條件較差,不少母親都在孩子年幼時改嫁、離家出走,造成了大量孩子被迫在單親家庭長大,對身心都造成了傷害。
所以,張成良下一步計劃在10月10日左右,出發去麗水遂昌這幾所小學看一看,目前通過學校資料,已經確定將資助107名單親家庭小學生,他還細心地將孩子們男女比例分好,然后去買對應的書包。
開著奔馳車的張成良想通過在線求助
“那位捐獻白咖啡的馬來西亞老板聽聞后,就說書包錢他來承擔,而我這次只要承擔資助金就行了,107名小學生每人先拿這個學期的資助金300元。由于面館的善款部分已經清空了,所以這部分費用我將自己承擔,但我還有個問題,想讓你們幫我求助一下。”張成良忽然不好意思了起來。
原來,通過與幾名班主任打電話得知,這三所小學的體育設施都已經陳年失修,基本處于停用狀態,所以張成良想再自費買6張乒乓球桌送過去。“我想通過浙江在線向社會求助,看哪位好心人能幫忙捐助一輛貨車一天的使用權,幫我們將乒乓球桌送過去,我們人員不多,自己會開車過去。”
此次,張成良與朋友的愛心之行在國慶節后進行,國慶期間他也將在店里幫忙生意,歡迎各位愛心人士前去吃面。
若有好心人愿意提供車輛,請撥打民生熱線:0571-85311890。
原標題: 一碗面暖人心 張成良為公益開面館籌善款捐貧困生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