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集裝箱碼頭一派忙碌,27歲的橋吊司機葉海浩熟練地登上了巨大的紅色龍門吊,準備開始裝卸作業。
與年輕的葉海浩一樣,這片港區處處洋溢著青春活力。自2010年封關以來,短短幾年間,梅山保稅港區已先后獲批成為國內第二個進口羅漢松的特定口岸和我省首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開通了至韓國、西非、南美等地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30余條,今年1至8月,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99.84萬標箱,同比增長46%……
作為土生土長的梅山島人,親身參與家鄉新一輪的開發建設,葉海浩心中充滿了自豪。
梅山島上一次大規模開發建設,還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1958年初,為建立一個化工原料基地,寧波數千名市級機關干部和各界群眾奔赴梅山,筑海塘、建鹽場。盡管條件非常艱苦,可他們憑著艱苦奮斗、永爭先進的精神,僅用了1年多時間,就在茫茫灘涂上建成了梅山鹽場,創造了“梅山速度”,并獲得了原國家輕工業部的表彰。但一度名聲鵲起之后,梅山島重歸沉寂。村民們守著鹽場、農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梅山島與對岸的春曉鎮相距不遠,中間只隔了一道海灣,可過去沒有連島大橋,村民往來只能依靠渡船,生活很不方便。更麻煩的是,遇上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島上的產品運不出,島外的原料進不來,一道海灣,也阻斷了梅山人的致富夢。
交通不便,生活乏味,缺少發展機會,島上的年輕人紛紛外出闖蕩,梅山島漸漸“空心化”。
2008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梅山保稅港區,這里成為繼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海南洋浦之后國內第5個保稅港區。同年3月28日,梅山大橋正式開工。那一天,聞訊而來的村民站滿了海灣兩側堤壩,聽著震耳的鑼鼓鞭炮聲和工程車的轟鳴聲,默默許下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愿。
從“三江口時代”走向“東海時代”,梅山島已成為寧波擁抱大海的橋頭堡,登上了開發開放的大舞臺。如今的梅山,集保稅港區、省級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寧波濱海新城3塊牌子于一身,獨特的體制機制優勢,令其在產業集聚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征程上快步前行。
站上橋吊遠眺,碼頭后方,一座座大型物流倉庫整齊排列;海島中央,村民們搬入了嶄新的梅山新社區,擁有全套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幼兒園、新港廣場、梅苑賓館等城市生活服務設施相繼建成投用;島對岸,一大批先進制造、現代商貿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春曉產業區塊,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原標題: 昔日曬鹽場 今朝保稅港 梅山島上話滄桑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