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路橋區新橋鎮參加了“治水美鎮、浙江樣本”評選活動,目前在微信投票平臺中以遙遙領先的優勢,高居145家候選單位前列。
在引領治水之先的新橋鎮金大田村,一幅江南水鄉的熟悉景致重現眼前:碧水清漪,映襯著岸邊的濃濃秋色,迎來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城里客人。
新橋鎮因水而興的新變化,是路橋區今年以來全力推進“五水共治”工作的見證之一。
路橋區委書記鄭敏強日前在現場督查治水工作時指出:“‘五水共治’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我們必須以鐵的決心和鐵的舉措,全力以赴爭取治水的最大戰果。”
人人都有治水鐵心
皇帝塘,是路南街道聯合村一口普通的池塘。不過,在這個夏天里,皇帝塘因為“游人”眾多而聲名遠播。
現在的皇帝塘,儼然就是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態游泳池,根本看不出以往垃圾滿湖的景象。“今年上半年村里提出治水后,大家自發捐款修建了水埠、路燈等設施,鐵心要使清水重見。”聯合村黨支部書記尤洋德說。
水清岸綠人和的皇帝塘,照出了路橋全區上下萬眾一心的治水鐵心。
據介紹,今年以來,路橋區先后開展了“治水先知水”、“治水先治岸”、“治水先拆違”等主題月活動,通過“一月一主題、一月一擂臺”的節奏,有效匯聚了治水的力量。
干部包河、隊組定塘、黨員聯戶的活動開展,更是充分展現了路橋干群治水的堅強決心。在這項活動的發源地金清鎮,記者看到河道和池塘都立有責任人的名單。周邊群眾反映,水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全民治水的感人故事接連發生:在桐嶼,保潔員羅邦明為工作方便自掏腰包購買鋼質船;在峰江,當地村民捐資30萬元整治長池頭湖;在蓬街,9家企業負責人自告奮勇當“河長”……
日前,一場“五水共治”百姓故事宣講團,讓金清鎮下梁村偌大的文化禮堂里座無虛席。側著耳朵傾聽了一晚上的村民陳大爺高興地說:“這些故事說的是我們的身邊人、身邊事,治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大家都能得益。”
一支支百姓護河隊遍布路橋城鄉。路橋區團委引導青年組建成立了28支“青年護河隊”,認領區內28條河道,每隊人數從10人到20人不等,持續開展了清理河道、植綠護水、河道巡查等志愿服務行動。
眼下,“治水美鎮”、“治水美村”的評選活動正在拉開帷幕,掀起了新一輪全民治水比賽的新高潮。
處處可見治水鐵軍
路橋區區長徐仁標對于治水之難有著清醒的認識:“‘五水共治’是一場攻堅戰,制勝的前提是要有一支特別能戰斗的治水鐵軍,才能啃下治水‘硬骨頭’。”
“鐵軍治水”,在路橋街道拆除洋張涇良一段的“河上市場”中得到了真切的體現。地處黃金地段的洋張涇良一段,總長800米的河道上面建起了近百個攤位,已長達15年之久。
搬離“河上市場”,讓河道“重見天日”,成為考驗“五水共治”工作的一道難題。路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林福江說:“啃下這塊‘硬骨頭’,可以帶動治水的順利開展。”
“當時我們是夜以繼日地做436家商戶的思想工作,對于商戶反映的租金、倉庫等問題,都及時和良一村進行了研究解決。當時,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問題絕對不等、不靠、不拖。”路橋街道相關負責人回憶說。
就這樣,在接到拆除整改通知的第7天,路橋街道就順利啟動了洋張涇“河上市場”的拆除工作。現在,這里已完成了疏浚和截污等工作,正投入70萬元左右啟動綠化建設。
拆違集中了治水的眾多硬仗,路北街道朱家村是路橋“沿河拆違”的一個啟動點。拆違前,朱家村沿河分布著規模不等的8家企業,再加上村民的其它違法建筑,“拆違工作的阻力可想而知”。
“我們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路北街道相關負責人說。20多天不間斷的思想工作,終于取得了朱家村企業主和當地村民的理解,在億通物流園自拆2000多平方米的違法建筑后,大多數人紛紛主動自拆。
“百曉水圖”,成了治水鐵軍的“作戰圖”。“有了這張‘百曉水圖’,就可以對村里的治水情況一目了然,對我當時清理垃圾、疏浚二條河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蓬街鎮新華村駐村干部說。
事事體現治水鐵腕
日前,路橋區再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五水共治”工作。鄭敏強堅定地表示:“‘五水共治’是民心所向,必須要下猛藥、用鐵腕,早日還百姓一方水清岸綠的好環境。”
橫街鎮關停養殖場原本涉及到10條河道,但該鎮自加壓力擴大到全鎮河道。橫街鎮黨委書記章明達斬釘截鐵地說:“只要污染河道,我們就毫不手軟地予以關停。”
根據整治安排,泉井村一村民辦的一家養殖場,最初并沒有列入關停范圍,但附近的新橋鎮反映該養殖場污染了當地的中林河。橫街鎮于是立即啟動關停程序,最后通過一個月的努力徹底予以了關停。
污染水的行為,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在路橋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一次,螺洋街道駐村干部在山水涇巡查時,發現河水出現污濁,后來經過24小時的蹲點守候,終于查出是一家建筑企業偷排泥漿,后來相關部門依法對該企業進行了處罰。
鐵腕治水的合力,在路橋已經形成。區委政法委牽頭建立了服務保障“五水共治”重大問題的多部門會商機制,區公安分局選派干警擔任主要河道“警長”,以及河道巡查員、偵查員、調解員、宣傳員等多個角色。
堅持鐵腕治水、鐵面執法,路橋區及時成立了“五水共治”綜合執法隊,完善涉水案件的聯合高效審查機制。據統計,截至8月底,全區已查處涉水行政案件126起,行政拘留43人、刑事拘留33人,其中逮捕20人,查處力度居全市第一。
鐵腕治水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次,環保部門在沿河摸排時發現一條河床泥土有些異常,循跡查到附近一家排污的彈簧加工場,于是會同公安民警及時進行查處,從而摘除了污染河道的一顆“毒瘤”。
鐵腕治水,路橋持續發力。當前,路橋區正在部署開展“沿河無違建鎮(街道)”創建活動,確保沿河違建排查率、整治率、監管率等3個100%。與此同時,圍繞“清三河”等工作目標,全區上下正在著手開展“治污先截污”的主題月活動。
原標題: 路橋:“三鐵”治水顯成效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