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杏芬及其愛人與何榮鋒(左一)在楊府村老家門口,展示劉慎思的書法作品“恩重如山”。
9月23日,遠在沈陽創(chuàng)業(yè)的四川籍商人何榮鋒帶上禮品,從沈陽再次趕到仙居縣福應(yīng)街道楊府村,看望村民戴杏芬。何榮鋒說:“這么多年終于找到恩人姐姐了,總想多找機會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相隔千里,戴杏芬緣何成為何榮鋒的恩人?1993年春,17歲的四川少年何榮鋒和另外2個窮伙伴一起,計劃到溫嶺一老鄉(xiāng)那找活做。然而,到杭州之后,3人已一貧如洗。3個少年風餐露宿,從杭州一路乞討著走向溫嶺。饑寒交迫10多天,何榮鋒等3人走到位于35省道邊上的仙居縣楊府鄉(xiāng)楊府村(現(xiàn)屬福應(yīng)街道),遇到了村民戴杏芬,并向戴杏芬求助。
“10多天沒好好吃頓飯睡個覺,當別人把我們當賊來看待時,姐姐和老父親卻那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在20多年前曾留宿過的家里,高大的何榮鋒拉著戴杏芬父親的手,親切地直呼老父親。何榮鋒感動地回憶道,當時,好心的戴杏芬將3個少年接入家中,并和父母熱情地接待了他們,還給何榮鋒吃了消炎藥并處理了傷口。同時,戴杏芬為留宿在家的3個陌生少年尋找打工的差事。最終,因僅能找到1個人的工作,3個人按原計劃去往溫嶺。
“臨走時,戴杏芬姐姐還給了我們每人10元錢作路費,讓我們帶上饅頭干和香蕉。”回憶往事,何榮鋒歷歷在目。也曾在外打工過的戴杏芬還叮囑他們,“在外打拼,要做好人,要誠實守信,有了好口碑,才能賺到錢!”這一切都讓何榮鋒等人萬分感動。
之后,何榮鋒等人輾轉(zhuǎn)流落到沈陽。在創(chuàng)業(yè)打拼過程中,何榮鋒時刻銘記戴杏芬的忠告:誠實守信。20余年的打拼,憑著這一人生信條,何榮鋒穩(wěn)扎穩(wěn)打,成為當?shù)丶揖咝袠I(yè)和涂料行業(yè)的老板,現(xiàn)在是沈陽玖玖利峰集團董事長。
繁忙的打拼中,何榮鋒開始聯(lián)系、尋找戴杏芬,以表達感激之情。然而,由于當時戴杏芬在外打工,加上何榮鋒當初因鄉(xiāng)音的差異,他將戴杏芬聽成了“代信芬”,無論是信件聯(lián)系,還是通過公安局查詢,皆無結(jié)果。
2013年3月,何榮鋒請一位來自仙居的生意伙伴幫忙,囑咐他回老家時去一趟福應(yīng)街道楊府村,終于打聽到戴杏芬的消息!而此時的戴杏芬和家人在臨海杜橋經(jīng)營著一家雜貨店,因待人真誠,雜貨店生意興隆。
何榮鋒很快和戴杏芬取得聯(lián)系,幾天后,何榮鋒和愛人一起從沈陽趕來,見到了他掛念了20多年的恩人!為了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和影響自己一生的“人生點化”,何榮鋒拿出一張支票給恩人。對此,戴杏芬婉言謝絕。她對何榮鋒說,“你出息了,我很高興,這就夠了。”臨走時,何榮鋒花了10多萬元買了昂貴的蟲草等補品,悄悄地留給她。但幾天后,戴杏芬和愛人一起專程來到沈陽,將禮物還給他。
一年多來,戴杏芬和何榮鋒像親戚一樣保持著聯(lián)系。今年7月,戴杏芬受何榮鋒和愛人邀請到沈陽,到東北旅游一周。戴杏芬和何榮鋒的故事經(jīng)報紙、雜志等傳播后,成為一段佳話。制片人、北京三鴻門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張皓表示:“這是不可想象的人間傳奇,我們準備為他們做一部紀實影片,我相信他們一定能感動世界。”遼寧省委原常委、省軍區(qū)原政委劉慎思得知此事,感動之余,欣然寫下“恩重如山”的書法作品,贈與戴杏芬。
原標題: 仙居村婦戴杏芬善舉激勵流浪人成佳話
看臺州新聞,關(guān)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lián)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