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記者從省審計廳獲悉,2013年,全省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5項經費支出合計95.96億元,比2012年減少29.41億元,總體壓縮23.46%。
審計結果表明,中央“八項規定”頒布以后,我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效明顯,有效遏制了以前“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等陋習,行政成本進一步下降。
“三公”經費支出66.03億元,減少11.42億元
從今年3月18日起,歷時近4個月,省審計廳協調國家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三支力量組建6545個審計組,對2013年度全省公務支出公款消費開展專項審計,在14425家納入預算管理的行政事業開展自查的基礎上,抽查了三分之一以上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建立健全公務支出公款消費審計制度的意見》,強化對“三公”經費、會議費和培訓費等經費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要求審計部門逐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全覆蓋。
審計表明:2013年全省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支出66.03億元,減少11.42億元;會議費支出15.74億元,減少15.16億元;培訓費支出14.19億元,減少2.83億元。
發現各類違紀違規問題金額3.09億元
審計發現各類違紀違規問題金額3.09億元,占本次審計抽查支出總額的2.14%。
主要問題包括:無預算、超預算出國(境),虛列轉嫁出國(境)經費支出,個別單位未經審批持因私護照公費出國;配備超編制、超標準公務用車,違規借用下屬單位或管理單位車輛,無預算、超范圍列支公務用車費用;公務支出超范圍、超預算,少數單位存在公務接待標準過高、列支禮品、公款旅游考察等問題;虛列會議培訓支出掛賬用于消費。
審計部門認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一些單位預算執行不夠嚴肅,監管不到位,還有預算編制不夠合理精細,造成財務核算不規范。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
針對公務支出公款消費問題和原因,審計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建議:一手抓監管,繼續從嚴控制公務支出,加強監督管理,降低公務活動成本,對發現的問題依法依規作出處理;一手抓源頭,提高預算編制科學性和預算執行嚴肅性,對公務支出公款消費進一步細化標準、優化結構,避免預算編制“粗放式”管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原標題: 浙江去年“三公”經費支出66.03億元 省下11.42億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