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分手大師》中,“分手大師”受雇于人,竭力讓女主角愛上自己,以讓雇主順利脫身。
影視作品折射的是現實,根據民政部數據,中國離婚率已連續十年走高。南京大學一項調查顯示,離婚誘因之中,“小三”以74.6%的高比率居首。而在上海長寧區,就有幾位專門針對第三者的“分手大師”。
《法制晚報》記者試圖解析兩位從業十年的婚姻咨詢師的入行動因和工作方式。他們活躍在婚外戀這一灰色地帶,在維護婚姻、“分離第三者”的同時,客觀上為一部分人消除劣跡提供了便利。他們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婚姻法對婚外情約束乏力。
婚外情中的消防員凌晨挽救求死者
作為一名婚姻咨詢師,46歲的舒心隨身帶著三部雙卡手機,被依照“丈夫”、“妻子”和“第三者”分類,全天24小時開機,其中最常用的一部存有5700多個聯系人。此外,他還有北京、深圳等地的20多張電話卡,他每年至少一半時間都在各地與別的家庭的第三者打交道。
舒心是上海一家“婚姻醫院”的負責人。自2008年之后,“分離第三者”已成為這家“醫院”最主要的服務。
最急迫的咨詢電話總是在凌晨打來。在舒心看來,人在黑夜中最易感到孤獨無助,對方能夠在此時打入電話,一定是痛苦到難以熬至天明。
一位女士發現了丈夫的“不忠”,趁他熟睡之機,擰開了廚房的燃氣閥門。她拿著打火機,撥通了舒心的手機,“如果你明天看到燃氣爆炸的新聞,那就是我干的。”
像過去無數次一樣,從睡夢中醒來的舒心接了電話。一聽“爆炸”二字,他頓時感到“頭大”,趕緊詢問對方住址。但這位女士避而不談,只一股腦向舒心傾訴自己求死的緣由。
自殺者在最后一刻與外界聯絡,往往是想獲得他人理解。舒心深諳其中道理,于是反問對方:“你如果想了斷,也應該把媽媽安頓好。你死了,她怎么辦?”
勸導40分鐘后,她最終關掉了燃氣并打開了窗戶。等舒心再回訪時,對方表示:“我想開了,不會有什么事發生了。”
類似的經歷,也無數次發生在舒心的同事、“婚姻醫院”副院長明麗身上。她與舒心一樣,手機24小時開機,而凌晨三四點是“最后”求救的高峰。
在45歲的明麗看來,如果對方用固定電話呼入,她還能稍微安心。一旦是用手機打來的,她的心就會懸起來,因為她不知道對方在哪里,會干什么傻事。
無論是站在黃浦江邊的第三者,還是欲從高架橋上跳下的丈夫,在明麗看來,既然他們能給自己打電話,就表明他們對人生還有所留戀。即便再晚,她也要趕去救援。出于安全考慮,丈夫也時常陪她同去,“萬一對方跳河,丈夫還能游泳救援。”
“在婚外情沖突爆發的那一刻,我們就成了消防員。”明麗說。
第三者的引導者勸她們“止損”
而在明麗看來,所有第三者涉足的婚姻,只是“一部分女人為難了另一部分女人”。
“‘小三’其實也很可憐、很受罪。”明麗說,婚外情需要瞞著所有親朋,有婦之夫成為第三者唯一的精神寄托。
而一旦沖突爆發,第三者則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為此,她時常要寸步不離地守著第三者,“扔下她們就如同手術開刀了沒有縫起來。”
一位上海商人在妻子赴美國陪讀期間,與一位小自己23歲的青島女孩發生了婚外情。但妻子回國后,他決定與女孩斷交。盛怒之下,女孩揚言要從高421米的上海金茂大廈上跳下,并將兩人交往的視頻公諸網絡。
商人向明麗求救。明麗用了三天兩夜的時間,寸步不離地陪著女孩吃飯、睡覺、購物和聊天。
她勸導女孩:“你就當在情感路上走了一條彎路,如果現在回頭,還可以止損……”
轉過年來,女孩決定與商人分手,但提出見最后一面。商人夫婦因為擔心女孩做出過激行為而惶恐不安,但明麗卻表示:“如果有危險,我一定擋在前面。”
事實上,女孩只是將商人曾經贈送自己的物品歸還對方,借此了結過去。
原中紀委常委祁培文曾在一次報告中披露:“在中紀委查處的大案中,95%以上都有女人的問題。”
而處理婚外情多年的舒心對此深有體會,在他所接觸的客戶中,就有一類屬于“見不得光”的類型。
一名年輕女護士,在照顧住院的縣長時被對方以不正當手段發生了關系。他與她口頭約定,讓她做自己五年的情人。
到第三年,雙方關系急轉直下,女護士被縣長拖進了電話黑名單。精神抑郁的她穿著內衣跑到縣政府。縣長忙向舒心求救。
“一些官員心存僥幸,總以為別人不知道。他們一面教育別人,一面又做出違反道德法紀的事情。其實官員更應該潔身自好,為民眾做典范和榜樣,尤其在生活作風上,不能墮落。”時至今日,與舒心一起為縣長做咨詢工作的明麗依然記得他求救時懊悔的窘態,“他說自己非常后悔,將來一定以家庭為重,再也不做這種事了,因為玩火必自焚。”
糾紛中的斡旋者30招瓦解婚外情
對于如何瓦解婚外情,舒心一口氣說出五六種方法——轉移情感(讓第三者移情別戀)、調動位置(在距離上分開彼此)、親友介入(親友或組織介入形成威懾)、知難而退(讓彼此看到對方丑陋的一面)、陽光療法(讓幾近崩潰的人脫離舊環境,看到新光明)……
“常用的方法共有30種。”舒心說。
事實上,“分離第三者”并非易事。妻子通常態度堅決,要丈夫斷絕婚外情;丈夫通常只想維持婚內婚外的平衡;而對第三者來說,目的通常只有一個,即“轉正”。
婚姻咨詢師便要在這其中斡旋。
上海一位身家超十億的老板與26歲的女助理產生了婚外情。妻子為保住婚姻,找到明麗。四人在會所約見。
會面時,才貌俱佳的女助理首先向妻子發難:“你能幫他什么?我不僅能幫他成就事業,也懂得感情。我還準備給他生個小‘孔子’。你知道孔子的父母年齡相差多少歲嗎?就是我和他的年齡差。”
妻子無言以對。
明麗要求與女助理單獨交流:“男人如果真鐵了心離婚,可以起訴。可是他沒有,說明他不想離。他和妻子由戀愛到結婚,有那么多親朋的見證,還有了兒子,這樣的誓言都能違背,對你的承諾又算什么?如果他真離了,他老婆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而你也沒人同情,因為你本身就是個‘小三’。”
聽完這一番話,女助理放聲大哭,“我只是在背后覺得很快樂。”幾番談判之后,她最終同意不再與老板往來。
在舒心和明麗看來,第三者無非分為“愛錢”、“愛人”和“愛錢又愛人”三類。這其中,最難處理的當屬“愛人”型。
在電影《分手大師》中,鄧超飾演的“分手大師”受雇于人,竭力讓深愛著雇主的女主角愛上自己,從而讓雇主脫身。
電影中的這一幕,就發生在明麗的案例中。
一位IT企業的高管與下屬發生了婚外情。聰明的妻子從中發現了端倪,向明麗求助。
此時,這段婚外情已持續了五年。第三者見自己遲遲不能“轉正”,與上司的感情也處于拐點。
明麗找來一名帥氣的男演員,裝扮成第三者喜歡的類型,頻頻在其上班和休閑的途中制造偶遇。一來二去,第三者逐漸與這名男演員產生了曖昧的情愫。
這一情況被高管知曉,一氣之下,結束了婚外情。而男演員則借故分手。
專家法律對無過錯方保護力度弱
在創立“婚姻醫院”之前,舒心已在上海一家報紙寫了8年的情感專欄。大批的讀者給他寫信,多為反映外遇和家庭問題。
這讓舒心感到婚姻咨詢有潛在市場。2004年,他與明麗成立了國內首家“維護婚姻情感”的機構。到2008年,“分離第三者”已成為公司最核心的業務。
明麗估算,從業十年,她已處理不少于3000起婚外情。而舒心也“矯治外遇行為”2000多人。
民政部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當年全國共有350萬對夫妻離婚,這是自2004年以來,我國離婚率連續第十年遞增。
而最近南京大學一項調查表明,在“離婚誘因榜單”中,“小三”以74.6%的比率穩居榜首。
舒心介紹,根據婚姻法,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撫養權和繼承權,許多第三者正是瞅準這一點,挖空心思也要生下子女,“這樣她就有了飯票”。
資深婚姻家庭律師、婚姻家庭咨詢師郭萬華認為:“有關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撫養權和繼承權的立法本意是對的。至于實踐中某些人利用法律達到不良目的,則因人而異。”
“現在很多尋找第三者的人也很膽大,知道如何規避構成重婚罪的條件,即便構成重婚罪,也最多判處兩年刑罰。”明麗表示,許多妻子向她哭訴,既然道德無法形成有力約束,難道法律對第三者就沒有任何辦法了嗎?
“要想根本解決這些問題,還得通過擴大立法范圍。”郭萬華表示,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對于沒有達到同居程度的偶爾發生的性關系、一夜情,在離婚財產分割時會有酌定的考量,但仍存在一定分歧,標準并不統一。總體來說,對無過錯一方的保護力度還是較弱。
解決這一切的方法,顯然不是靠舒心和明麗這樣的“分手大師”,而需要未來更加完善的法律,或許到那時,我們就不需要舒心和明麗這樣的“分手大師”了。
文并攝/麗案調查工作室記者蒲曉旭
原標題: 現實版分手大師:30招瓦解婚外情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