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早晨6點40分左右,橫街和永寧街交叉路口已經開始了清晨的忙碌。
突然,從路口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救命”聲……
頓時,人們聚了過來。
原來,一位年輕媽媽在趕往醫院產子的途中,小天使迫不及待地出生了。所幸,在熱心群眾的幫忙下,在街邊分娩的產婦順利生下一名5斤女嬰,母女平安。
聽到“救命”聲,眾人齊助力
“早上6點40分左右,我帶著我們護衛隊隊員正在黃巖農村銀行門口開早會,突然聽到不遠處有人在喊‘救命’。”安邦護衛椒江大隊黃巖七中隊隊長金再國說,循聲看去,在距離銀行不到100米的永寧街路口的地上,躺著一位女士。
他趕緊沖了上去。
“我去詢問發生了什么事情時,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個孕婦躺在一攤血水里,一直在跟我說:‘我要生了,快送我去醫院’,而一旁的丈夫顯得有些手足無措。”金再國回憶。
漸漸地,圍觀的人多了起來。
由于不懂醫護知識,群眾和安邦護衛隊隊員都不敢輕舉妄動。此時,路過的大姐、阿姨紛紛圍了過來,在孕婦周邊建起了一堵小人墻,而護衛隊的十幾名隊員在外圍繞起了一個大圈,避免其他圍觀者過于靠近。
除此之外,熱心的群眾有在孕婦身旁安慰打氣的,有叫黃包車的,有打120電話的……
正當所有人都在為了一個即將到來的新生命忙活的時候,小家伙已經等不及,呱呱墜地了。“當時我正在打120電話,前后不到6分鐘的時間,孩子就出生了。”金再國說。
昨天,記者來到路口采訪時,不少當時在場的市民紛紛圍了過來,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緊迫。
“嚇死了,孩子都生出來了,產婦的丈夫雙手捧著嬰兒不知道怎么辦,而120的救護車還沒趕到。”路口一童鞋店的尹女士說,當時自己也很著急,就直接跑到附近的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找醫生派車來。
不到幾分鐘,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救護車就趕來了。然而,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路面也變得堵了起來。見此情形,金再國又安排了十幾名安邦護衛隊隊員在現場維持群眾秩序,引導過路車輛為救護車讓行。
最終,救護車順利地將孕婦和孩子送到了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產下女嬰5斤重,母子平安
接診產婦的醫生是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助產士葛玲青,她告訴記者,當時產婦被送來時,孩子的臍帶仍然連著母體,胎盤也還在母體內。“我們為其剪了臍帶,把胎盤從母體中取出,并給母女倆都打了破傷風,現在情況良好。”
昨天,記者在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嬰兒暖箱中,看到了這位讓所有人牽腸掛肚的幸運兒。這個在路邊出生的女嬰,體重5斤。
葛玲青表示,她們暫時情況穩定,再觀察幾天就可以出院了。
同時,葛玲青也提醒孕婦朋友,為避免類似危險情況出現,孕婦要提前入院待產。若出現羊水破了、見紅等情況,要立即到醫院接受醫生的幫助進行生產。
嬰兒屬第二胎,所以產前反應時間較短
昨天,記者來到了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看到了這位年輕的媽媽。
這位年輕媽媽名叫周晨蘭,27歲,江西吉安人。丈夫在黃巖打工,她平時在家照顧兩歲的大女兒。
原來,這是在去醫院產子的途中,夫妻二人才剛下出租車,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出生了。
“胎兒的預產期是9月27日,沒想到會這么快!”周晨蘭告訴記者,自己的父母都沒在黃巖,丈夫又有工作在身,自己必須在家照顧兩歲的大女兒,所以沒能提前到醫院待產。
14號晚上,周晨蘭的背部出現疼痛,夫妻二人商量著15號一早就到黃巖婦幼保健院去生孩子。“沒想到剛到永寧街路口,下了的士,肚子就疼得起不來了,羊水也破了,就躺在地上生了。”周晨蘭說。
記者了解到,由于周晨蘭這次所生的是第二胎,且嬰兒較小,所以整個產前反應時間較短,生產起來也比較順利。
“我當時也嚇壞了,幸好有那些路人的幫忙。”周晨蘭很感激當時在街上幫過她的人,“現在我也不知道他們都是誰了,希望可以借著媒體感謝那些幫過我的人,謝謝你們。”
原標題: 熱鬧的黃巖街頭,年輕母親呱呱產子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