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網絡讓我們不斷刷新著生活方式,騙子們也隨之不斷刷新著詐騙手法,他們追過熱播的電視節目,追過熱門的網上購物,扮過網站客服,扮過理財好手,還扮親朋好友……
今年以來,我市網絡詐騙案件頻發,僅天臺縣就已發案140余起,涉案價值人民幣200余萬元。如何防范與應對?為此民警就我市當前比較突出的十二種網絡騙術進行了分析揭秘,讓我們且看且防范。
買家篇
1
案例一:遠程協助騙!
今年6月14日,陳某在一家淘寶網店購買42寸標價2003元的電視機,但因操作失誤多付了2003元。因退款心切,在客服的要求下,陳某加了對方QQ,讓對方遠程操控自己的電腦“幫助退款”,結果被對方分7次轉走6萬余元。
支招:千萬不要讓陌生人遠程操作你的電腦。因為一旦啟動遠程操控,任何人都可以在異地通過網絡控制你的電腦。另外,淘寶交易需要加QQ溝通的,往往是詐騙。
2
案例二:釣魚鏈接騙!
今年4月15日,小邵在一家淘寶網店看中一輛摩托車,與店家一番討價還價后,雙方決定以4000元的價格達成交易。小邵拍下寶貝后,店家稱淘寶上無法修改交易價格,另發了一個支付鏈接,小邵通過該鏈接打款后,店家就失去聯系了,小邵這才發現被騙。
支招:小心別中釣魚鏈接的招。網絡購物,尤其付款時,務必仔細核對網址,認清購物網站的域名,不要輕易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
3
案例三:誘取信息騙!
今年4月29日,小益在淘寶店買了一件衣服。隔天,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人加小益QQ,以訂單異常為由,發了一個鏈接讓小益登陸辦理退款。小益點擊鏈接并按要求輸入了賬號、姓名、密碼、驗證碼等信息,隨后賬戶里的2000多元就不翼而飛了。
支招:務必保護好賬戶、密碼、驗證碼等信息。當對方試圖索取密碼、手機校驗碼等信息時,十有八九是騙子,一定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透露。
4
案例四:低價陷阱騙!
今年1月,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系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并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后,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臺,要求徐某支付余款12500元。徐某打款后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支招:網上購物請選擇正規網站,不要輕信虛假網站、QQ、論壇等發布的所謂超低價促銷信息。此外,要求通過銀行等直接匯款的9成以上為詐騙,務必警惕。
賣家篇
5
案例五:“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騙!
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今年2月底,一個“買家”來店里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后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并提示“由于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里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發現賬戶里的8000多元余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支招:要警惕收到的陌生郵件、文檔、鏈接,不要輕易點擊,防止木馬病毒。如遇疑難問題,一定要找官方客服了解咨詢,或撥打110求助。
6
案例六:交了“保證金”才能付款?騙!
今年7月,小于注冊了一家淘寶店,在網上賣汽車用品。沒多久,小店迎來了第一個“買家”,但拍下寶貝后,卻稱無法付款。隨后一個自稱“淘寶客服”的就找上門了,告訴小于需要簽署保障協議,買家才能進行付款。小于按著“客服”教的辦法,交了3000元“保證金”,開通了各種“淘寶服務”,結果錢交完了,“買家”和“客服”都不見了。
支招:淘寶交易流程不存在沒有保證金便無法付款的情況。此外,賣家可上淘寶論壇學習如何識別真假網址及客服。
7
案例七: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騙!
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今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后,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么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支招:關于刷信譽類信息,請不要回復和輕信。尤其是讓賣家先行付款的操作模式,十有八九是詐騙,錢款一旦支付,無法追回。而且淘寶杜絕刷信譽,請賣家誠信經營。
8
案例八:“大客戶”下單后要“回扣”?騙!
今年7月,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采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后,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并付款,隨后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小羅轉了回扣后,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
支招:騙子以“回扣”之名,要求轉賬,錢直接進入對方賬戶,而支付寶訂單,買家則可以申請退款。所以交易時,千萬不要通過支付寶等直接轉賬,一旦轉賬,損失就無法挽回。
其他典型篇
9
案例九:兼職“刷信譽”騙!
今年暑期,琳琳在QQ群里看到一則兼職賺傭金的廣告,一時心動,她加了對方QQ,填了“兼職申請表”。隨后,被所謂8%的傭金所誘惑,在對方的步步引導下,琳琳陸續刷了120單游戲充值卡,直到卡里錢刷完。可是琳琳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返款到賬消息,而對方的QQ離線了!琳琳這才恍然大悟,錢沒賺到,反而被騙了1萬多元。
支招:僅通過QQ或者電話聯系的招聘往往是詐騙,需要你先掏錢的往往是詐騙。這些需要“刷信譽”的網站實際上都是一些無法退款的虛擬商品交易網站,一旦被騙,投訴無門。
10
案例十:QQ上談錢騙!
今年1月,小飛在家上網時,QQ上一個同學發來信息,說朋友要還自己錢,但自己卡掉了,想先把錢轉小飛卡上,然后再由小飛轉給他。小飛答應了,對方又說匯錢需要銀行卡號、身份證及聯系電話,小飛又全部告訴了對方。過了幾分鐘,小飛手機收到一個驗證碼,對方稱只要告訴他這個驗證碼,錢就能到賬了,小飛沒細想就告訴了他。直到收到銀行短信通知,小飛才發現自己卡里被消費了2200元。
支招:無論是給你打錢還是向你借錢,如在網上提出錢財交易請求,即便有視頻畫面也不要輕信,務必先打電話確認;同時要牢記,手機上收到的驗證碼,千萬不能隨意泄漏。
11
案例十一:投資發大財騙!
今年2月,華某看到一則炒股廣告,稱登錄某網站申請會員即可獲得牛股,日獲利不低于7%。華某聯系對方申請了會員并打了2萬元到對方賬戶,第二天果真得到了21200元返款。隨后,在一名指導分析師的引誘下,華某又陸續給對方打款46萬元,結果這次對方沒有返款,人也消失了。
支招:目前,各類金融投資類釣魚網站已成欺詐主流之一,所謂的“會員制”、“天天返利”、“高額回報”、“翻倍分紅”實為欺詐,一旦敗露,騙子就關閉網站,遁逃無蹤。
12
案例十二:中獎、貸款、辦理信用卡騙!
今年8月,裘某在網上看到一則無抵押貸款廣告,于是聯系對方表示想要貸款10萬元。對方要求裘某先辦一張銀行卡并存入9000元“保證金”,隨后對方又向裘某索取了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當天晚上,在對方的要求下,裘某又給對方銀行賬號轉入1萬元“手續費”。交了近2萬服務費,貸款卻遲遲沒有動靜,后來對方甚至聯系不上了,裘某這才意識到自己是被騙了。
支招:請通過正規渠道貸款、辦理信用卡。切勿輕信“無抵押貸款”、“辦理信用卡”、“網絡中獎”等誘惑性信息,需要你先拿出錢財的一定要警惕。
原標題: 你是否受過網絡的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