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與俄羅斯的“制裁戰”愈演愈烈,8月7日起,俄羅斯“全面禁止”從歐美進口水果、蔬菜、肉類、魚類、牛奶和奶制品,為期一年。這讓俄羅斯的吃貨們犯了愁,他們不得不暫時跟波蘭蘋果、西班牙牛肉、挪威三文魚“分手”。不過,這對于中國的農產品出口企業來說,卻是一件好事。記者了解到,一些從事農產品出口的臺州商人已經嗅到商機,準備進軍俄羅斯市場,以彌補其因禁令帶來的食品短缺。
我市對俄農產品出口尚屬空白
記者從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臺州農產品出口以水產品、蔬菜、水果罐頭為主,近年來,每年的出口額大約為兩億美元。
在臺州農產品幾大出口市場里,相較于日韓、歐美和東南亞等市場的強勁勢頭,俄羅斯市場是望塵莫及——出口以脫水西藍花為主,出口額一年也只有十幾萬美元左右。
“俄羅斯國內農產品短缺很大,照理說是塊大蛋糕,不過臺州對俄羅斯出口的農產品企業一直不多。”究其原因,該局食品檢驗監督處處長余衛江認為,主要是利潤低、成本高。
“俄羅斯經濟不太景氣,居民購買力不強,農產品價格偏低,自然利潤也不高,而且運輸成本不低,比如說,臺州的農產品要運到俄羅斯主要口岸海參葳,那么從海參葳到莫斯科,這就意味著,除海運外,還要負擔高昂的陸路運輸成本。”余衛江說。
臺州農產品有望上俄羅斯餐桌
然而,一紙禁令卻為臺州農產品進軍俄羅斯吹響號角。
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以前專做歐美、東南亞生意的臺州農產品商人嗅到商機,準備搶占相對空白的俄羅斯農產品市場。
作為脫水西藍花出口大戶,臺州翼龍綠色農產品有限公司的銷售網覆蓋了日韓、歐美和東南亞各地,而俄羅斯則是該公司出口版圖上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
“如果要確定產品是否出口某地,最主要的是看當地的需求。之前一直沒有接觸過俄羅斯市場,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當地市場的情況。”該公司董事長徐友興認為,此次食品進口禁令是進軍俄羅斯市場的一次契機,“俄羅斯不向歐美進口了,對于我們來說是個好機會,可以去搶這個新興市場,而且蔬菜水果類的出口不需要注冊,只要和對方建立訂單就可以出口了。”
徐友興還告訴記者,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食品展覽會將于本月開展,如果有機會,他會考慮前往莫斯科,借此考察并拓寬俄羅斯市場。
另外,除了蔬菜出口商,臺州水產品出口企業也是摩拳擦掌。
據悉,水產品出口到俄羅斯需要出口資質,截至目前,已有一家溫嶺的水產企業正在申請出口俄羅斯市場的注冊。
不過,余衛江介紹,對于進口的水產品,俄羅斯的門檻不低,而且政策時有變動。對此,他們也將幫助企業,對其硬件設施、管理水平進行改造、完善,使其達到俄羅斯的注冊要求。
原標題: 臺州“土貨”爭搶俄羅斯餐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