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征信系統的查詢結果,只在平臺保留7個工作日,過期后會被清除,如有需要,在查詢后可以打印留用。
曾經,大家了解都是在申請貸款、信用卡時知道自己的個人征信記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則不會過多關注,也沒有便捷的渠道去了解。不過,隨著央行開放個人征信系統,為大家提供了便捷的查詢渠道,再加上大家對個人征信愈加重視,紛紛進行查詢。
但是,由于個人征信報告中條款較多,涉及面較廣,很多人并不是特別明了報告表示的意思,其中,對征信記錄中的一些名詞和符號意義疑問較多。據了解,個人信用報告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信用概要、信貸交易信息明晰和查詢記錄。網上查詢所生成的信用報告中,信貸記錄的賬戶數最為復雜,常容易弄混。賬戶數包括信用卡和各項貸款數目,但并不等同。雙幣信用卡為兩個賬戶,即賬戶數顯示為2。
在公共記錄中,所有次數為最近5年的欠稅記錄、法院民事判決記錄、強制執行記錄、行政處罰記錄、電信欠費記錄的總和。查詢記錄的次數則逐一反映被查詢的詳細信息,包括查詢時間、查詢機構或個人、查詢理由。
據銀行從業人員介紹,征信報告中以下符號各有意義:“N”為正常;“*”為本月沒有還款歷史、還款周期大于月的數據、還款頻率為不定期等;“/”為未開立賬戶,數字1到7為逾期天數,分別代表1到30天、31到60天、61到90天以此類推,7代表180天以上。“C”為貸款結清,包括正常結清、提前結清、以資抵債結清、擔保人代還結清等情況;“D”為擔保人代還;“Z”為以資抵債,表示借款人的該筆貸款已通過以資抵債的方式進行還款。僅指以資抵債部分。
同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網站征信系統的查詢結果,只在平臺保留7個工作日,過期后會被清除,如有需要,在查詢后可以打印留用。
(楊芳 整理)
原標題: “解密”個人征信記錄報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