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上虞警方搗毀了一個“職業取款”團伙,曾為130多個詐騙團伙取現
2014年08月15日 來源: 錢江晚報 記者 史春波 通訊員 虞公
【摘要】 一個普通的詐騙案引出案中案,日前,上虞警方搗毀了一個“職業取款”團伙,他們和全國130多個詐騙團伙均有合作,幫忙把詐騙所得取出,并收取提成。他們每天要干的,就是奔走于全國各地,到各家銀行取錢。

  這些煙盒里,一共放了656張銀行卡,都是用來幫詐騙團伙取錢的。

  監控截圖:兩名嫌疑人取完錢后,騎摩托車離開。

  他們是一群神秘的人。每天要干的,就是奔走于全國各地,到各家銀行取錢。這個“職業”主要為詐騙團伙提供服務,輕輕松松就能賺到不少錢。

  日前,上虞警方搗毀了一個“職業取款”團伙。他們和全國130多個詐騙團伙均有合作,幫忙把詐騙所得取出,并收取提成。警方從他們身邊,找到了656張銀行卡。

  至此,詐騙犯罪這條黑色產業鏈的終端——贓款如何“洗白”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一個普通的詐騙案

  引出了一個案中案

  這起案子的偵破,源于一個看似普通的詐騙案。

  今年4月18日,一名中年婦女走進上虞道墟派出所,神色慌張。“我被騙了!”女人開口就說。

  她姓馮,本地人,一直在家帶孩子。因在家覺得空閑,馮某很想投資賺點錢。

  4月8日晚,她在百度搜索投資項目,一款理財產品的宣傳網頁進入了她的視野。這是一家投資公司,廣告宣稱,只要購買該款理財產品,就能得到巨額的回報。

  網站上留了電話,馮某打過去,接電話的是一名男子。他告訴馮某,購買1萬元理財產品,30天連本帶利返還,每天返利高達540元。

  馮某心下大喜。她手上攢了6萬元私房錢,如果全都用來投資,每天就能獲利3240元。一個月下來,就有近10萬元的收入。這筆錢,丈夫辛苦工作一兩年才能賺到。

  這,難道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馮某還算謹慎,打算先拿1萬元試試。沒想到,最開始的幾天,每天賬上都有540元打入。于是,馮某將所有的錢都拿去買了那款理財產品。

  4月16日,馮某發現,賬戶上再也沒有錢打進來。撥打那名男子的電話,對方也不接了。意識到被騙,馮某報警。

  馮某的錢去哪里了?這起詐騙案背后,還藏著什么?上虞警方隨即進行了調查。

  歷時3月艱苦偵查

  6人“職業取款”團伙落網

  馮女士的錢,都打入了廣東的一個賬戶。取款信息顯示,有人拿著這張銀行卡,在汕頭一臺ATM機上將錢取走。

  上虞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直撲汕頭。在ATM機所屬銀行配合下,警方調取了監控視頻。

  取錢的,是一男一女,男人戴著眼鏡。在取錢期間,兩人還接了好幾個電話。辦案民警注意到,男子的一只手,有殘疾,這是一條重要的線索。

  取完錢,兩人騎著一輛摩托車離開。在汕頭,專案組民警一待就是9天。通過各種刑偵手段,兩名取款人的大致行動軌跡被警方鎖定。

  調查顯示,幾天后,這對男女又出現在了廣東江門市,同樣取錢后離開。

  經過3個月的大量調查,警方基本摸清了這兩名取款人的底細。6月30日,在江門市一個高檔小區,這對男女外出歸來,被等候多時的民警抓了正著。

  在他們暫住的房間內,民警又抓獲了4人,這些人屬于同一個團伙。

  “應該說我們運氣不錯,這個團伙所有的人那天都在,被一網打盡,省了很多麻煩。”辦案民警說。

  他們并不是一個詐騙團伙

  而是一個“職業取款”團伙

  一開始,警方還以為這次抓到的,是一個詐騙團伙。

  在房間內,民警找到了164個香煙盒,每個盒子都有數字編號,里面均裝了4張銀行卡。實際上,這些編號,有些是相同的,每個編號,都對應一個詐騙團伙。

  這伙人,居然是專門幫詐騙團伙取錢,將詐騙所得“洗白”的人。

  6人中,充當頭目的人姓李,福建安溪人,今年35歲。

  李某交待說,他的很多老鄉都在從事這個特別的“職業”,從去年開始,他自己拉了一套“班子”,干起了“老板”。李某團伙中的另外5人,都是他的老鄉或親戚朋友。幾個人平時吃住都在一起,關系很好,這樣就減少了有人“反水”的風險。

  一開始,李某找到一個專門從事詐騙的老鄉,兩人還簽了協議,由李某等人負責幫忙,將那名老鄉詐騙所得的贓款取出來,收取所取款項的5%作為報酬。

  李某等4名核心成員負責“聯系業務”,得到大部分收入;另外兩人根據指令取款,算是“小工”,每天能賺兩三百元。

  為了籠絡手下,李某還從5%的提成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日常吃住的開支。

  “他們吃住都挺講究。住的地方,都是當地的高檔小區,一定要在金融區附近,方便取錢。”民警說。

  李某還特別講信譽,取出的錢,從不私吞。一段時間下來,他的“取款公司”在圈子里名聲大噪,“生意”也越來越好。

  與全國130多個詐騙團伙合作

  光提成就拿了數十萬元

  在警方查獲的用來裝銀行卡的香煙盒上,編號已經排到了164。這個方法,是李某想出來的。

  跟他“合作”的詐騙團伙越來越多,怕搞混,于是就有了這些編號。用于聯系的手機號碼,也是用的相對應的編號。經過警方核實,與李某“合作”的詐騙團伙,位于全國各地,目前已經有130多個。

  合作的方式是這樣的:詐騙團伙騙到錢后,會將錢分批打給李某掌握的銀行卡,再由李某安排人將錢取出來。之后,李某會把事先談好的提成拿出來。數額較小的,通過轉賬的方式再將錢打回給詐騙團伙;數額較大的,則是雙方見面,直接給現金。

  取錢的地方,一般都是詐騙團伙所在地。如果是在外地,李某等人也會趕過去。因此,他們經常要“出差”,坐飛機是常事。對于數額較大的,詐騙團伙一般會派人在旁邊盯著,以防他們取了錢逃走私吞。

  那么,李某手上的656張銀行卡,是從哪里來的呢?經交待,是從一個姓馮的西安人那里購買的。馮某專門為詐騙取款辦卡,他從各大廢品收購站買來大量廢棄的身份證,再用這些身份證到銀行辦卡。每張銀行卡,收費100~150元不等。

  7月,馮某也被上虞警方抓獲。

  辦案民警說,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李某對提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一些投資類的詐騙,提成依舊為5%,但對一些數額巨大的,提成為8%至10%。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案發,李某團伙已非法獲利數十萬元。

  警方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專門幫犯罪團伙取款,是近年來新出現的犯罪手段。這些人為犯罪分子掩飾、轉移犯罪所得提供所謂的“專業服務”,甚至幫犯罪團伙“洗黑錢”,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

  警方表示,詐騙團伙之所以要找“職業取款人”來提取詐騙所得,主要是為了降低風險。從犯罪性質來看,職業取款人沒有參與、實施電話詐騙的行為,也沒有與詐騙主犯共謀的情節,只是在詐騙團伙的指使下,對明知是他人詐騙來的錢財實施了隱瞞、轉移的犯罪事實,其行為均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本報記者史春波本報通訊員虞公

 

原標題: 全國130多個詐騙團伙騙的錢,都由這些“職業取款人”取現

標簽: 職業取款人 團伙 詐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