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健康 > 醫院動態 正文
浙江省中山醫院“雙下沉、兩提升”
2014年08月14日 來源: 浙江日報 曾福泉

  8月9日上午8時,磐安縣中醫院里熙熙攘攘,前來看病的群眾比平時多了許多。一位患者說,自己天不亮就出發,走了幾十里山路才趕到縣城。吸引人們前來的,是浙江省中山醫院和浙江省醫學學術交流管理中心聯合舉辦的省城名醫專家送健康大型義診。除縣中醫院義診點外,專家們還組成小分隊,前往冷水、尖山、巖前等3個鄉鎮衛生院坐診。同時,還在縣衛生局舉辦了兩場健康講座。

  省中山醫院自去年10月與磐安縣人民政府合作辦醫、全面托管磐安縣中醫院以來,派出12名專家常駐磐安,指導醫院管理,參與學科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在合作將近一年之際,姚新苗院長帶領醫院8個科室40名高級職稱醫護人員來到這座山區小城,為患者帶來深摯的關懷。整個上午,共有約1200名患者接受了義診。

  在甲狀腺科診室門外,患者們排起了長隊。“縣中醫院的甲狀腺科,就是在省中山醫院專家指導下創建起來的,他們在磐安期間,和不少患者成了老朋友。”在推拿科,人人都想體驗省城專家的手藝,醫生們雖然汗如雨下,仍然樂呵呵地為每一位慕名而來的鄉親服務。“經大夫這一捏,可真舒服啊。”一位老奶奶高興地說。在偏遠的尖山鎮衛生院,專家們在幾個小時內施行了10余例小針刀手術,讓鄉親們切身體會到了中醫的神奇魅力。

  醫護盡心竭力、任勞任怨,患者交口稱贊、面容滿意,義診現場這種動人的場面,是省中山醫院近年來深化醫改“雙下沉、兩提升”工作的一個縮影。專家團隊來到磐安縣中醫院常駐后,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不斷引進新項目、新技術。技術“下沉”的同時,管理也跟著沉下去。在當地醫護人員眼中,省中山醫院的常駐專家們到得早,走得遲,是醫院的“勞動模范”;指導同道不遺余力,傾囊相授,是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好老師;業務能力強,是學科專科的領頭羊。

  姚新苗說:“我們要走‘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人才培養之路,開展一對一師帶徒工作,將醫院的醫療技術、管理手段和文化理念傳下去、留下來。”此前,省中山醫院已與永嘉縣政府正式簽訂醫療合作協議,并掛牌永嘉縣中醫院為“浙江名中醫館永嘉分館”,成為我省名中醫高地向基層輻射的首個簽約項目。

  省中山醫院還定期向西湖區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專家指導門診、參與會診,與拱墅區半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老年康復病區、名醫館、雙向轉診、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等方面實行戰略性合作,并在筧橋醫院、米市巷衛生服務中心開通了遠程會診,不斷加強醫院間的協作……

  歷六十載春秋,發軔于一間小小中醫門診部的省中山醫院,始終堅持“求是、求本、誠信、創新”的辦醫宗旨,如今已成為擁有2個院區、5個博士培養點、13個碩士培養點,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作為浙江省首批中醫“名院”項目建設單位,醫院立足“小而精”的發展戰略,重視學科建設和專科發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省“重中之重”學科等一系列榮譽紛至沓來,具有明顯的中醫特色優勢。

  更值得一提的是,醫院目前開設的椎間盤診療中心,整合了骨傷、針灸、推拿、康復、影像、麻醉等優勢學科力量,創新了醫學模式,為患者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實行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為每一位病人量身定制治療方案,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定期回訪,提供長期跟蹤服務。蓬勃的發展態勢,鑄就中醫名院的金色平臺,院內設有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全國城市社區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臨床實踐基地、浙江省中、西醫住院醫師規范化臨床培訓基地、浙江省針灸推拿國際培訓中心等多個醫療、教學、科研機構。

  這就是浙江省中山醫院,她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給患者以無私的蔭蔽,守望著救死扶傷的崇高理想。

原標題: 浙江省中山醫院“雙下沉、兩提升”

標簽: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