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單,其中,浙江有7地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6地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此次入選的村鎮有你家鄉的嗎?一起來看看!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是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的、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鎮和村。
浙江此次上榜的名鎮名村,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小布一起來走走逛逛吧!
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
觀海衛鎮位于慈溪中東部,歷史悠久,鎮里坐落著五磊寺佛殿、金仙寺、百年錦堂學校、上林湖杜湖青瓷遺址等眾多史跡遺址。
這里曾是中國古代陶瓷基地、兩浙鹽倉、江南棉倉、抗倭重鎮。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觀海衛鎮形成了內涵豐富而獨具特色的“衛文化”體系。
平陽縣順溪鎮
順溪,一座百年古城,鎮里的古順溪陳氏民居老建筑,設計獨特,工藝精湛,歷史可追溯至清代。現存的大屋有清康乾年間陳嘉詢祖屋,乾嘉年間陳顯仁、陳安仁、陳作仁大屋和嘉道年間陳崇仁大屋共五座。
鎮里一條500米左右的順溪老街,是平陽鰲江上游水頭以上唯一一條古道,可連接平陽、蒼南、文成、泰順四縣。目前老街仍保留著打金鋪、理發店等古老行當。
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
雙林鎮歷史悠久,是江南水鄉著名古鎮之一。據附近洪城和花城古文化遺址發掘考證,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漢唐時已成村落,名東林;南宋時,北方商賈隨宋室南遷集居于此,故又稱商林。明永樂三年(1405)與其西二里的西林村合并,更名為雙林鎮,一直沿用至今。
在雙林古鎮區中,以“三橋”為代表的橋文化景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品位。鎮北的萬元、化成、萬魁三橋始建于明代以前,橋長50米左右,且空間水平相距不到360米,為江南僅有。
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
菱湖鎮位于湖州市東南20公里處,其古名“秀溪”,又名“凌波塘”,因盛產菱而名“菱湖”。
菱湖是典型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其“九墩十三浜”依河而存,因水成街,因水成市。粉墻黛瓦、小河、小橋、酒肆茶樓,構成了濃郁的江南水鎮畫卷。
諸暨市楓橋鎮
楓橋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詩文書畫各領風騷的“楓橋三賢”——王冕、楊維楨、陳洪綬,為楓橋帶來了“三賢故里”之美名。
楓橋古跡豐富:秦始皇巡游留下的秦皇刻石碑、朱熹講經論道留下的“紫陽宮”遺跡、南宋皇帝御賜的匾額、明代“兩英處士”駱驂建的小天竺……來楓橋尋古,處處都有驚喜。
臨海市桃渚鎮
桃渚鎮既有桃渚軍事古城、沿海烽火臺、清代民居古建筑的古色古香,又有戚繼光在臺州九戰九捷、大敗倭寇的歷史印記。其中,桃渚古城是全國沿海僅存較完整的明代抗倭城池。
2001年6月,國務院將桃渚城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鎮還有7處市縣級文保單位,15處歷史建筑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
龍泉市住龍鎮
住龍鎮既有著明、清時期商旅繁華的跡象,又印記著當年紅軍在這里戰斗的烽火歲月,同時還散發著當今改革開放和鄉村振興的氣息。
小鎮內,古建筑數量達156處,其中清代建筑14處,民國時期建筑1處。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紅軍老街上,兩旁清中期古建筑民居林立,仿佛舉手便可觸碰到斑駁的歲月。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