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手里有一筆錢,如果放在活期里不管不顧,就會使自己失去一部分收益,甚至到最后,連自己有多少資產都不清楚了。但是說到理財,大家又會覺得有些茫然,現在市面上有好多種不同類型的理財方式,選擇太多,有時候就不知道如何選擇了,F在介紹幾個理財的小妙招,小知識供大家學習,讓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妙招之一:記賬。這個無需多說了,地球人都知道記賬是理財最基礎最重要的一步,明確資金流向便于我們更好的規劃和設計我們的生活。記帳可以讓我們知道哪部分錢多花了,哪部分沒必要花,如何花錢才能更有價值。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記賬也變得方便起來,用手機下載記賬軟件,隨時隨地都可以記錄錢的去向。
妙招之二:強制儲蓄。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總是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哪還談得上理財?其實不然。即使每月存上一兩百,長期以來也是比較可觀的。不要小看每月收入的10%,如果你善于利用這些“小錢”投資,并堅持下去,到60歲退休的時候,也許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已經榮幸地晉級“千萬富翁”行列了。
妙招之三:留出4~6個月開支應對不測風險。中國經濟網記者發現,理財專家通常建議把4-6個月的家庭開支存起來,用以應付突發狀況。雖說存活期是目前收益率最低的投資,但不可否認活期存款變現的速度是最快的。其次是貨幣基金,它的流動性比活期存款稍差一些,一般在贖回后的1周左右就能到賬,但收益率堪比定期存款,現在貨幣基金年收益率一般可達到10%。
妙招之四:善用保險。保險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那么,要買多少保額,負擔多少保費才恰當?綜合理財專家的意見,記住兩個“10”就可以了:“保險額度為家庭年收入10倍最恰當”,“總保費支出為家庭年收入10%最適宜”。
我們在投資理財追求收益的同時,也要規避風險。我們經常看到這些“心動”詞:“天天返利”、“零風險、高回報”、“年化收益率高達200%”等,都聲稱的投資收益率高得驚人。但此時投資者要小心,一般都是以高收益為誘餌引誘你上鉤,所以絕不投資“超”高收益的產品。另外在購買高收益產品時,也要看看是不是你的“菜”,比如信托理財,年化收益率在15%左右,100萬起投;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10%起,10萬元起投;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5萬元起投等,雖然這些產品風險小收益中等,但是有投資門檻。如果只是為了追求高收益,湊錢購買,風險就更大了。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一定要了解資金投向,產品結構,從而來確定風險如何,對于那些資金投向不明的理財產品不要購買。在現實中,很多產品銷售人員為了讓投資者買產品,有意隱藏資金投向。因此建議投資者要看清楚理財產品書,了解清楚資金投向,甚至對那些說明書只是泛泛地列出多個投資領域的產品也不要購買,投資者很難推斷資金去向,往往暗藏的風險也較大,比如說存款、信托貸款、股票、外匯、債券等等。
很多人都購買過銀行理財產品,但是他們只會買,卻對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搞不清楚,尤其是一些理財新手。在這里給大家科普一下,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銀行理財產品。
一、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手續費嗎?銀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包括申購費、銷售費、管理費、托管費等,一般來說銀行不收取申購費,不過其它費用還是要收的,每樣費用大多不超過投資金額的0.3%,總費用通常不超過0.6%。但是一般銀行在測算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時候已經把這部分算進去了,也就是說銀行測算出理財資金的收益率,扣除各種手續費,剩下那部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預期收益率”。所以,按照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就能算出你實際獲取的收益,不必考慮手續費的問題。比如你購買了5萬元一年期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是4.5%,手續費率一共是0.5%,那么產品到期后你獲得的收益是50000×4.5%=2250元。
二、理財產品在募集期如何計算收益?理財產品有兩個期限需要注意,一是募集期,二是投資期,募集期平均在5-6天之間,碰到節假日有可能達到10天以上。產品收益一般是從投資期的第一天開始計算,而不是從你購買產品的那天計算。在募集期之間,理財資金只能按照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計算收益,也就是0.3%。所以,投資者要盡量避免購買募集期長、投資期短的產品,這種情況下資金站崗問題較為嚴重,實際收益率會被拉低。
三、理財產品到期后何時返回銀行卡賬戶?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期滿之后,理財資金會自動返回投資者的銀行卡活期賬戶,其中多數銀行會在到期日當天下午或晚上將本金與收益打回投資者賬戶,少數銀行會在第二天打入。
四、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去向是哪里?銀行把投資者的資金都募集去之后,會拿去投資,一般投資渠道包括存款等高流動性資產、債權類資產等,說明書上都會提及,但是銀行不會跟你說每部分的具體投資比例,投資者是無法得知資金的具體配置情況。不過一般來說銀行理財資金大部分都投向于各類債券,風險相對可控。
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可能虧損嗎?投資者在初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看到非保本浮動收益的字眼容易被嚇住,生怕風險太大而去買收益較低的保本類產品。實際上大家不必過于擔心,在銀行理財市場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產品本金虧損的情況,而且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能達到99%以上。部分結構性產品及風險等級為R3級或以上的產品收益不確定性較大,風險等級為R2的非保本類產品則可以放心購買。
學會了理財,相信你的家庭會更幸福,人生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