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旅游市場秩序,自2012年宰客事件后,一直為大眾所詬病。盡管官方屢次表態,收費亂象“濤聲依舊”。近日,央視、新華社再曝三亞、海口宰客亂象。
在旅游業整體繁榮背景下,三亞、海口旅游亂象一直被輿論關注,治理多年,效果并不明顯。
央視評論指出,治理旅游市場不能光說不練,也不能光喊口號不看實效,三亞的旅游管理部門,把三亞的旅游秩序整改治理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先畫押再吃飯
點菜200元結賬變700元
央視日前報道,三亞景區消費場所暗藏潛規則,黑心商家“猛宰”散客,旅客吃飯前被騙畫押,點菜時200元的菜品,結賬時搖身變為770元,無奈游人有口難辯。跟團游客,在三亞也并未“幸免于難”,1200元兩瓶精油導游拿60%回扣,數額之大,令人咋舌。
央視報道稱,今年十一期間,記者在海南遭遇摩的司機熱情推薦海鮮消費場所,而當地餐飲業人士指,這種被推薦的海鮮消費中暗藏“黑幕”。
央視記者經調查發現,黑心商家將海鮮標上高價,并謊稱結賬時可適當優惠,蒙騙消費者在菜單上簽字畫押,到結賬時則矢口否認優惠承諾,按標價收費。曾承諾的220元菜品,在結賬時實際需要支付770元。
為體驗跟團旅游的消費質量,央視記者冒充游客,進行體驗。在三亞蘭花世界景區觀賞時,導游推銷一款蘭花精油,口沫橫飛。記者心動,掏錢購物,而在交錢瞬間,記者無意看到一張購物清單,一瓶602元的精油,導游的回扣竟達60%。一位導游向記者透露,現在在三亞,導游接到的大多為“填坑團”,即指零團費的旅游團,導游只有刺激游客消費,才能獲得收入,對于這種無良推銷,他們也是情非得已。
正規出租車隨意加價
司機稱投訴“無所謂”
新華社昨日也發文曝光,海口正規出租車隨意加價,司機稱投訴“無所謂”。海口旅游業宰客“濤聲依舊”。
記者見識到海口出租車司機變相加價的“套路”:凡是載去度假酒店、景區的客人,要么不打表,要么加價、議價。
10月4日下午,記者在萬綠園景區附近打車去馮小剛電影公社景區,司機要價60元,打表顯示為35元,加價25元。
10月5日中午,記者在海口復興路打車,司機要價150元。記者要求打表正常收費,被司機拒絕。“師傅您這樣不擔心游客投訴嗎?”司機撇嘴一笑,冷不丁拋出一句:“無所謂。”
另外,讓人驚心的是,相比出租車的加價議價,一些餐館對旅客更是“狠下殺手”。記者10月5日在海口復興路一家瓊菜館吃飯,點了一條龍膽魚、一份椰子飯、一聽小罐可樂,結賬時發現:2斤多的魚640元,椰子飯60元,可樂6元。
記者隨后從海口幾家海鮮市場了解到,這種龍膽魚的價格為每斤90元到100元。在海口著名的小吃街騎樓小吃街,椰子飯僅為3元每份。那家瓊菜館的部分菜品價格,是市場價的2倍多。